第二百八十四章 这天下,依靠谁?(第3/4页)

虽说耿精忠已经是东王之心,路人皆知了!

但这些人并不是路人——他们来到南京后马上就进驻皇城,除了耿精忠的亲信,其他人都没出去过。所以他们还不大知道耿精忠“将为万岁”……不过这大晚上调集军队还放了遍赏,看着好像就是要反啊!

只是这个耿精忠已经反清复明了,现在又反……反什么呢?反明复元?

底下人看到耿精忠从灯火通明的大殿中全副披挂的出来,身边还有岳乐、李之芳、范承谟、刘秉政、尚淑英,也都是甲胄在身,一个个就精神起来了,都注视着耿精忠那张被灯笼的亮光照得忽明忽暗的老鼠脸。

这时,耿精忠沉沉开口,声音又高亢又短促,震着每个人的耳膜:“西王吴三桂已经在西安称帝,建国号为周,称周天子了!现在西边的各州各府,群起响应,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尽为大周所有!大明一夜之间就失去半数江山,说明其气数已尽,明祚将断!

我已经收到大周天子的书信……他老人家约我一起举兵反明,共分大明将山。”

他猛地一挥手:“我本不愿意答应,但朱三太子又无心理政,只知道骄奢淫逸,入主金陵之后,就躲在他的定王府中,整日和妇人为伍,这等昏聩之君,又如何能复兴明室?而各方诸侯,如南王李辅臣、英王李中山、忠王李来顺、翼王郑经者……谁不是割据一方,称王称霸?此等大明,如此定王,我们难道还要效忠他吗?我们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勇士,难道不应该替自己打江山?吴三桂就是我等的榜样!”

他越说越开,声音也越来越响,每个话音,都仿佛是从胸膛当中迸发出来的一样!

“我在北京时就听说了天子分身耳火的谶语,一直不明其意……今日总算知道了!这天子分身乃是指盘踞一方的天子……而耳火合在一起就是个耿字,就是我!这说明我有天命!是天意要我代明而割据江南,成就孙吴帝业。所以我耿精忠现在决定和吴三桂一样举兵起事,带着你们一起开创东吴基业,共百年富贵!诸君,可愿随吾打江山、求富贵?”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耿精忠的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这可是造反啊!

虽然他也不是第一次造反了。

但这次反要是造好了,他就有三分天下,就是皇帝了!

大殿外数百军官,也都兴奋起来了,终于给他们等着了!

他们这些人和朱三太子、李辅臣、李中山等等的,大多不是一路人……朱三太子不说了,崇祯皇帝的儿子!就是那个李辅臣,也是流贼加明朝忠臣的组合,虽然他在大同城陷落前投降了阿济格,但这属于被迫投降,心里怎么想的只有天知道。

所以李家父子其实和吴三桂收来的山陕流贼其实是一个大成分……只是小成分有点不一样。他是大同明军的余党,不是闯、献、永历的余党。

而现在跟着耿精忠的,除了尚淑英带来的刘家军中有一部分是勇卫营系统出身,其他人都是陈汉军或干脆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出身。

他们这样的人,在大明的体系之中是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的……他们属于不可靠分子,早晚被排挤!

而且他们的确也不忠大明!

这一点甚至比活吕布都差多了……活吕布的干爹们可都是大明忠烈!

“我等愿随东王谋大事!”

院子里面的军官们一起欢呼起来!

耿精忠一脸激动,咬着牙齿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传令三军,饱餐之后,出西安门……敌在定王府!

传令炮队,一炷香后开始发炮,炮打定王府!”

“嗻!”

……

耿精忠在喊“敌在定王府”,而定王府里面的那个敌,其实早就已经开溜了,昨晚上就登上了一条驶往扬州……应该是驶往扬州的快船。

和李中山相比,朱三太子还是更愿意相信陈永华和常明月贤伉俪……毕竟他当年就是给常明月的爹救出来的,后来常家有暗中照顾他多年,那是真正的自己人。

而那个李中山……总是给朱三太子一种很危险的感觉,不是很喜欢。

所以昨晚上登船之后,他就下达了千万扬州的命令,然后就和杨紫云一起喝了几杯闷酒,就沉沉睡去了。

也不知道睡了多少时间,他耳边突然听见了“轰隆隆”的炮击声也不知道雷鸣声?

朱三太子一下就给惊醒了,醒来后就问:“到哪儿了?哪里打炮……哦,还是打雷?”

“大王!”这是杨紫云的声音,“我们在秦淮河上……皇城那边在打炮,是耿精忠的炮,他在炮打定王府!”

“什么?”朱三太子一下就蒙了,“我不是说去扬州吗?怎么进了秦淮河?我这不是自投罗网吗?快快,快调转船头,我们去扬州!我要去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