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地会,李中山(第2/3页)

王辅臣、王忠孝入湖南是很简单的,因为湖南巡抚卢震现在是惶惶不可终日,天天盼着王家发兵湖南——康熙早就给他下了旨意,要他务必坚持到王辅臣兵进湖南。

只要王辅臣到了,卢震就能交出地盘,然后撤往江西……这是奉旨撤退,不追究失地之责的。

不过老王家现在还没整顿好广东的地盘,也就不急着入湖南了。

而且,永州、桂阳州、郴州的地盘怎么分也得协调,都归了王辅臣、王忠孝,北面的吴国贵能乐意吗?

现在老吴家的盘面看着不小,但是却因为缺乏一个中心城市,而且又存在地理上的阻隔,有形成湖北吴应熊、湖南吴国贵、西北吴应麒三吴鼎力的可能。

到时候吴国贵的立场说不定能左右天下的走向……

所以,王忠孝一定得想办法拉拢住自己的这个老丈人!

想到这里,王忠孝又对黄植生道:“黄先生,现在三家会师江西也不是当务之急……当务之急,还是要恢复大明朝廷!有了大明朝廷,咱们和满清对抗才能明正言顺!”

“恢复大明朝廷?”黄植生一愣,“王节帅的意思是扶立朱三太子?”

王忠孝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此事闯王也许不方便出面,但是闯王麾下应该有人可以继承临国公的爵位吧?”

临国公就是李来顺的兄长李来亨,李来顺是李过的儿子,李来亨则是李过的养子。来亨败亡之后,他的大明临国公里所应当由李来顺继承。

李自成并没有儿子可以即位,他的继承人也只能是李来顺,所以由李来顺出面拥戴朱三太子,倒也不失为闯营上下的一条好出路,同时也有可以巩固李来顺在闯营内部的继承人地位。

“闯王的子侄辈中的确有人可以继承临国公之位!”黄植生说。

“好!”王忠孝笑着对王辅臣道,“既然如此……大人,我家不如就和闯家结盟吧!大家都是‘十八子’,查一查家谱,没准还是亲戚呢!”

王辅臣笑道:“额李辅臣当年也是闯营出身的……自然也是仰慕闯王的!黄先生,劳您回去告诉闯王,如果他有意和辅臣一起拥立朱三太子,那辅臣愿意和闯王连宗,结为同姓兄弟!”

所谓连宗,其实和结拜差不多,不过结拜多是结为异姓兄弟,而连宗则是同姓之间认本家,算是代表组织结拜吧!

“好说!”黄植生笑道,“这可是对两家都大有好处之事,闯王十有八九会同意的!只是这个拥立朱三太子的事儿……要怎么做呢?”

王忠孝笑道:“这件事已经在做了,闯王只需要继续向九江进兵,吸引杰书的注意力,然后再南京有变之后,遣使以临国公之名向大明定王劝进即可。”

黄植生眼前一亮,已经有点明白王辅臣他们想干什么了?

他也不继续打听了——这事儿是人家的机密,他问多了人家起疑!

“好!”黄植生点点头:“在下立即返回武昌去见闯王!”

王辅臣笑道:“黄先生,李某给湖南的卢抚台写一封亲笔信,就说你是李某的幕僚,让他放你过境。”

王忠孝补充道:“我也会给吴大将军写封信……不瞒黄先生,湖南的吴大将军是在下的老泰山,有在下的信,你在湖南境内也可以畅通无阻。”

黄植生又一惊,心道:你们家可真会拉关系啊,一边是吴三桂的孙女婿,一边是李自成的宗亲从子,一边是大清朝的广东藩镇,一边还要拥立朱三太子……顺、清、吴、明,你们哪头都不落下!

这岂止三姓家奴?根本就是四姓忠臣,而且还是同时当上的。

吕布和你们家比……差远了!

……

就在黄植生拿着王辅臣、王忠孝写给他的亲笔信,带着“李辅臣”的回礼,大模大样踏上返程之路后没几日,广州天字号码头上,就迎来了两位福建来客。

这两位分别是代表郑经的大清海路援剿总兵陈永华和代表耿精忠的耿王府师爷喻仁英。

他们两位当然是为了北伐南京的事儿而来的!

“总舵主,明相和刘总镇已经押着尚之信他们进入了福建境内,不日就要抵达福州了……延平王和耿王命我二人走海路而来,就是想问问你什么时候可以动身北上?”

在原本属于尚之信的世子府内,一处门口贴着“地震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的对联的大堂内,一路风尘仆仆而来的陈永华和喻仁英,终于见到了从佛山赶来的王忠孝。

双方寒暄了一阵之后,陈永华就问起了王忠孝北上的事儿。

陈永华现在称王忠孝为“总舵主”……当然是天地会的总舵主了!

现在朱三太子已经不再挂天地会总舵主的职位,而是将这个职位交给了王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