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反清复元,反清复明,总有一个能成功吧?(第3/3页)

一不能抢,二不能跑,三不能互相兼并……这个蒙古都被满洲人管制得不太蒙古了!

不过被满洲人圈禁了好些年的阿布鼐却和他儿子布尔尼一样,依旧认为察哈尔的蒙古人还和过去一样凶残善战。

“好!”阿布鼐点了点头,“三万打一万五……赢定了!不过儿子,你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麻痹福全和布木布泰到最后一刻!”

布尔尼也笑着点点头:“孩儿明白!孩儿一定会再好好装一装忠臣的!”

……

广东省,广州府城。

现在广州府的行政中心依旧在佛山,而广州城的元气,却也渐渐开始恢复了。

在之前消灭平南王府的战争中遭受重创的广州府,现在终于清理完毕了……所谓的清理,可不仅仅是打扫战场、收敛尸体、清理被焚毁的建筑那么简单。而是包括了对平南一藩的各种动产、不动产的清算整理!

平南王府封在广东二十多年,藩下人口都暴增到了十几万,所积累的财产当然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笔产业全都改姓王是不可能的,但王忠孝也不能看着它们流失,怎么都得吃下个五成以上把?

另外,王辅臣、王忠孝、王吉贞、孔吉庆他们父子四人还得搭伙建立一个可以统治两广的政权……虽然王辅臣父子向康熙和吴三桂请封了四个节度使,但那都是做给上面看的,王辅臣家父子并不蠢,他们实际上想要建立的还是一个可以统一管理,同时又能实现父子兄弟分权的两广地方割据政权。

只是两广地盘又大又肥,有点扎眼,一定要低调。所以王辅臣、王忠孝才刻意突出了“分权”,而掩盖了“统一”。

而为了亲自盯着这桩大事儿,王忠孝甚至把反清复明的大项目也暂时往边上搁了一搁,只是让陈永华、何天然、余海涛、王雷勇,还有王安、王全等人陪着朱三太子王士元和潮海军节度使刘进忠一块儿往东去了福建。

当然了,这个反清复明的大项目,王忠孝最终还是得自己去盯着的……如果他不亲自盯紧了这项目,靠那几个心腹,可抵挡不住耿精忠、郑经两人的黑手。

不过王忠孝的根基还是在广东,特别是广州府。

所以在把朱三太子扶上台后,他还是得返回广东,然后让自己的代理人留在南京看着场子。

“爹,您看这个……这是儿子和大哥、于师爷、忠义、忠贤、忠仁他们一起拟定的《广东治理章程》、《新军和乡军章程》和《为公堂章程》,都是照着前一阵子咱们商量好的法子拟定的。请您过目。”

在佛山的一座四角围楼之中,一场由两广王氏天地会政权的核心骨干参加的会议,正在进行当中。

王辅臣接过了儿子递过来的三本草案,开始一页页翻看起来了。

他首先看的是《广东治理章程》——王忠孝办事儿不冒进,讲究一步一个脚印,所以就先不忙着广西的事儿,把广东这边理清楚就不错了。

就算是广东,现在都还缺两个府呢!

潮州府目前还是刘进忠、邱辉他们俩的地盘!

而廉州府则在吴三畏的控制之下。

而广东剩下的州府,则被分成了三部分,分别由三个“节司”管理,其中王忠孝亲自担任节度使的粤海军节司的地盘被调整为了广州府、韶州府和南雄州,王吉贞担任节度使的静海节司则管辖肇庆府、高州府、雷州府、琼州府、罗定州,由王吉永担任挂名节度使的惠海节司则管理惠州。

而这三个节度使司,实际上就是三个权力比较大的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财政、司法、民政权力,同时管辖当地的乡军。

而在这三个节司之上,还有设置在肇庆的两广总督衙司——这实际上是两广割据政权的“中央”,三大节司收到的钱粮,有相当部分要上剿给总督衙门,而且两广割据政权的军事支柱新军(由职业的新军官兵和轮番服役的乡兵一起组成),也会在扩充之后,由两广总督衙门管辖。

当然了,王忠孝、王吉贞都是要兼任一镇新军总兵的!

另外,王忠义、王忠仁、蔡元、邵苓芝、白光勇等人,也都当了一镇总兵!

也就是说,在完成扩充后的广东新军(不包括广西军)就多达七个镇,满员情况下人数可达七万!

如果再加上广西的王家军,八万九万大军也能拉出来了。

而在建立割据政权和军队之外,第三个重点则是设立一个名为“为公堂”的咨议机构,将会有三司各府(州)的绅商代表和名士们担任,主要负责向王家父子提建议……

这些个“章程”,当然是早就和王辅臣商量过的,现在王辅臣也是装模作样看看,看完之后,他也没和王忠孝讨论章程的事儿,而是问起来更加紧要的事情:“老二,最近来了一个李奉天的使臣,就是原来新会县的豪门黄家的黄植生,咱们要不要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