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闪电战(第2/2页)

要论素质、训练和协同,鬼子无论哪方面都不差。

问题就在于王学新没有给他们任何准备的时间,八路军坦克部队从突破南门起,到歼灭一个反战车中队再到运城中心鬼子的指挥部,全程不过二十分钟。

在这二十分钟里,鬼子所有的单位都是急匆匆的上马,要不就是临时调过来挡枪。

于是信息、协同、指挥全都不在一个位面上。

比如安达二十三知道来的是八路军的T26,但战车部队的指挥官原口知江却以为是T34。

再比如原口知江的战车部队不归安达二十三指挥,于是安达二十三仅仅只是将其调来,却不知道战车部队没有步兵协同。

而原口知江又无法指挥安达二十三的部队,虽然到处都是帝国士兵,却一时找不到与之协同的步兵。

……

等等所有的一切,看似是一系列的巧合,其实却是八路军的突袭取得了效果。

汉斯的“闪电战”其实也是这样,在充分掌握敌人信息和情报的基础上,用坦克对薄弱部位发起突袭然后迅速穿插包围,不给敌人任何喘息和准备的时间,于是就达到“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的目的。

王学新这次突袭,也能算得上是一场闪电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