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6页)

柳烟凝暗暗好笑,阿宝还知道看人下菜呢。

但是陈惜珍夫妻俩都很喜欢阿宝,柳烟凝能看出来,陈惜珍每天给自己打电话,那能有多少话说呢,都是开头说几句问候,后面都是他们在跟阿宝说话。

这几天下来,虽然陈惜珍没明说,但是从她话里的只言片语中柳烟凝得知,她和苏纪林之所以结婚几年都没有要孩子,不是因为不想生,好像是谁的身体有问题。

从陈惜珍说到孩子的时候脸上出现的愧色,柳烟凝大致猜测,可能是陈惜珍的身体有什么毛病不能生孩子。

两人家境殷实,在物资上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了,可是孩子缘这件事情有时候真的叫人没有办法。针对不孕症,国内第一例试管婴儿是八十年代末期就出生的,港城那边应该会更早,技术也更成熟,难道陈惜珍他们没有试过吗?

但是这个事情也不好问,虽然陈惜珍他们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隔两天还会过来做客,但是柳烟凝也不认为自己跟大嫂已经熟悉到那个程度了。

这天,柳烟凝和阿宝刚从补习班上课回来,阿宝现在上课的教室已经换成了一间更大的,可以容纳一百多个学生,他的课每堂课都是爆满,来听课的学生甚至将走廊都站满了,阿宝上课的时候,窗户全开着,好让外面的学生能听清楚阿宝的声音。

外面下着雨,家属院其他地方已经变成了泥泞的海洋,只有那条灰白色的水泥路被雨水冲刷得越发干净。家属院的其他地方到现在都还是泥地。当年航天院虽然没有钱,真要做硬化,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但是当时其他人不肯跟着沈牧去申请,现在航天院是彻底没钱了,连沈牧他们工资,有时候都不是准时发。

柳烟凝听沈牧说,载人航天飞船这个项目的钱是从某位领导人的预算中挤出来的,来之不易,每一笔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柳烟凝换了鞋,回头看去,有人踩着水泥路从外面走了进来,当年家属院其他人不愿意修水泥路也不愿意踩,等这两年,北京城建设得越发好了,其他地方都已经铺上了水泥或者是沥青,再来看家属院的土泥巴院子,就很不像样子了。

下雨的时候,他们进出门也不愿意踩着泥巴走了,经常将水泥路沿上刮的都是一坨坨的泥巴,像是长在水泥路上的瘤子,让人看了不舒服。

柳烟凝轻哼了一声,关上了门。

秦姨从厨房出来,“上午家里来电话了,是沈先生的堂兄打过来的。”

沈贵林,这个名字跳进了柳烟凝的脑海,这么几年,沈贵林没来过北京了,但是一年总要打一两个电话。

通常都是春节前后会打过来,这个寻常时间打电话,可能就是有事情。

柳烟凝走到电话前,一边回拨,一边问秦姨,“他说什么没有?”

“只说是有事情,让你回来之后给他回个电话呢。”

柳烟凝调出通话记录,电话是早上十点过的时候打的了,现在都已经快十二点钟了,沈贵林不知道还在不在。

她尝试着打了过去。

接电话的是个陌生的大婶,听见她的普通话口音之后,将电话递了出去,柳烟凝听到那个略熟悉的声音出现在电话里了。

“烟凝,我是大哥呀!”这么几年下来,沈贵林跟柳烟凝也算熟悉了,不再像当年那么局促了。

沈贵林也已经结婚生子,他前年结婚的,去年生了个儿子,沈牧没在家,老家太远了,柳烟凝也没去,只是寄了钱和礼物过去。

“大哥,你有什么事吗?等那么久。”柳烟凝试图从沈贵林的话里去分辨他的情绪,伯父沈建国身体一直不太好,不会是大伯出了什么事情吧?

柳烟凝还在猜测,沈贵林就说道:“烟凝啊,本来这个事情不应该麻烦你,可是我们实在是没别的法子了,你大伯的病一直反反复复的,今年刚入冬,他感染了风寒,舍不得钱去治病,在家里熬了点草药喝了,病没有治好,反倒是越拖越严重了,送去我们这的小医院,医生说治不了,得去大医院,我们一家人合计了一下,我们想来北京治病,到时候要麻烦你了。”

柳烟凝听说是沈建国要来北京治病,没有迟疑,答应了下来,“行,大哥,你们来北京吧,我看看能不能帮你们联系医院。”

沈贵林很不好意思,“烟凝,真对不住你,给你添麻烦了,实在是我们想着北京毕竟有家人在,办什么事心里有底。”

柳烟凝说道:“大哥,别说这些了,快些启程出发吧,别再拖下去了。”

挂了电话,柳烟凝站在电话前沉思。

沈牧读书是沈建国供出来的,沈牧对沈建国比对他爸还亲。但是这些其实跟柳烟凝关系不大,她之所以愿意帮沈牧招待他的这些亲人,一来是因为她爱沈牧,二来是沈建国一家很懂分寸,并不会挟恩图报,和沈牧亲爹妈比起来像亲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