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自从工作编制转入了中央台, 彭湖那头浓密的黑发就一直在匀速变白。

他以前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兼摄影师。

不过,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电影纪录片渐渐被电视纪录片取代, 新影厂被划入了中央台, 他们这些制片厂的职工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电视台的职工。

《绝处逢生》这档栏目, 是他加入新单位以后,接到的第一项拍摄任务。

为了来一场开门红, 摄制组的所有成员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然而, 有些事情就是天不遂人愿。

台里最初给他规定的拍摄时间是两个月,成片会作为改革开放15年的献礼片,在电视上播出。

可是他们选择拍摄的三家企业,都是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如果能在两个月内转危为安, 人家也不至于濒临破产了。

所以,彭湖就跟主管领导商量,纪录片与电视剧不同,纪录片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拍摄进度如何取决于拍摄对象, 希望台里能考虑实际情况,放宽拍摄期限。

几番拉锯后, 台里将拍摄时间改成了最多十个月。

尽量赶在今年的国庆节前播出。

此时距离正式开机已经过去了九个月,他们选中的三家国营大厂走向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东北的大型机械厂彻底破产,用卖地皮和设备的收入,买断了全厂职工的工龄,大批工人从此下岗。

西北的造纸厂虽没破产, 但承包给了个人,企业性质已经彻底发生了改变。

腾飞厂可谓是硕果仅存, 既没破产,也没被外资和私人并购,企业性质还是很纯粹的国营企业。

彭湖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腾飞厂身上。

要是腾飞厂也在他们拍摄期间出现什么问题,那他们这次拍摄任务就彻底失败了。

绝处逢生,绝处逢生,见不到生机的纪录片还有什么看点?

“彭导,腾飞跟汤姆森公司的谈判,咱们还跟不跟啊?”摄影师小张刚从食堂出来,见到彭湖就叼着油条招了招手,“腾飞加入了最近闹得挺热的民族工业保卫战,不如跟一下这条线吧?”

“与汤姆森的谈判还得继续拍,等他们谈得差不多了,咱们在腾飞这边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

“哎,总觉得咱搜集的这些素材还差点意思,”小张不无遗憾道,“腾飞上次如果能成功并购万燕,咱这片子的看点就多了。”

他不愿意去拍跟老外的谈判,谈判过程涉及商业机密,人家不让电视台的人进去拍摄。

他们只能远远地拍几个谈判画面,后期再以画外音的方式,介绍谈判经过。

彭湖心里也暗觉可惜。

他跟拍腾飞大半年,亲眼见证腾飞从摇摇欲坠的破产企业,变成央视标王,内心难免会偏向腾飞。

腾飞如果能完成一项并购,这部纪录片也会更加精彩。

“彭导,我那天隐约听到马董和狄总谈什么并购,你说腾飞会不会重启对万燕的并购啊?咱们要不要去问问?如果重启并购,咱就再跟台里申请延长一下拍摄时间。”

“问什么问!台里不可能让咱们继续拖延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彭湖笑骂道,“你小子是不是在人家单位呆上瘾了?”

小张嘿嘿傻笑不说话。

摄制组要在三家企业搜集素材,最初的半年,彭导经常去东北和西北的两家企业。

腾飞这边就只有小张一个人负责。

每天跟腾飞的职工一起上下班,早中晚饭都在食堂解决,领导还给他安排了一个休息室。

他在这里的日子,比在自家单位还滋润呢。

彭湖点了点他,摆手说:“行了,你回去拿设备吧,一会儿咱们找个商场,拍点家电大战的素材。”

小张纠正:“人家那叫民族工业保卫战!”

“都是一个意思,”彭湖催促道,“赶紧去准备吧!”

今天是周三,原以为工作日的上午,商场里应该没什么人,可是当两人抵达商场二楼时,还是被里面的场景震了一下。

二楼是专门销售家用电器和移动通讯设备的。

国产货和洋货泾渭分明。

国产货的一侧,很多柜台前都挂着特价促销的海报。

彭湖往几张海报上扫了一眼,国产电视机的价格比对面洋品牌的电视机便宜三成左右。

柜台前选购电视机的消费者还挺多的。

看来这所谓的民族工业保卫战,其实是一场价格战了。

小张扛着摄像机拍了几个画面,关掉机器后,不由嘀咕道:“这价格确实比洋货便宜不少,等腾飞这边的工作结束后,我也买一台电视机放到宿舍里。”

腾飞给他安排的休息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在腾飞待得越久,他越不想回单位那间小宿舍。

彭湖没搭理小年轻的嘟哝,两人继续往里面走,转过弯就被前方的一张巨大海报逗得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