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第4/5页)

难怪她身边只有一百多手下了,一个世家子,哪里敢多带人招摇,叫人知道她世家子的身份?

那太跌份了,绝对会被家族引以为耻辱的!

想通了这一点,甲长忙恭敬地道:“萧将军请放心,今日之事,我们保证绝不对外说半个字。”说完挥手叫手下下船,然后恭敬送萧遥离开。

萧遥生怕事情有变,因此冲甲长微微颔首,这才命令大家驾着小船顺流而下。

终于回到王家村,萧遥和王五郎等全都长出一口气。

将箱子运回萧遥所住的宅子,王五郎彻底松了口气,好奇心上涌,他忍不住问萧遥:“将军,李将军麾下的那甲长最后跟你说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萧遥摇了摇头:“不知。”见王五郎一脸求知欲地看向自己,便随口说道,“兴许是信了我是世家子的身份,因此才没敢得罪我。”

“世家啊,谁敢得罪呢。”王五郎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

萧遥看向他:“其实,世家与普通人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他们除了比普通人多读了些书,多懂了些道理,其他的与普通人是一样的。”

王五郎看向萧遥,不住地摇头:“不,是不一样的。将军虽然与我们为伍,可是将军比我们聪明,再观将军的言行举止甚至坐姿,都能看得出将军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萧遥看向王五郎,沉声道:“这是因为,我从小得到的教养好一些。若不读书,没有家族给予的教养,我与你们,应该是一样的。”

萧家自诩高门大户,瞧不上这家瞧不上哪家,总说自家的教养是最好的,可是他们教养下的原主去到博陵崔氏跟前,便成了田舍郎,言行举止礼仪,全都不合格。

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言行举止,没能得到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便更没有礼仪了。

可是,知识和礼仪,应该人人都有资格获得,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因为村子里人比较多,临近冬天,又没法耕种,再思及李永嘉和王守江打了一场,不知有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在饥寒交迫中濒临死亡,因此萧遥便带了一些金银,领着王五郎及十多人,往江北的城镇而去。

城中镇上,到处都有衣不蔽体的流民蜷缩在街上,在寒风中伸出颤抖的双手请求贵人们施舍一点吃的。

萧遥生怕太惹眼,没敢光明正大行事,而是让王五郎等分散开去,分开接触街上的流民,让流民们跟他们走。

而她自己,则换回女装,领着玉姜以及六个手下在街上采购。

如今天下大乱,很多店铺不收从前用惯的铜钱,更愿意以物易物,但是黄金却还是硬通货。

萧遥花了两块金元宝,换了几大车的粮食以及腊肉腊鱼,满足地回去。

走出老远,察觉到有人跟踪,萧遥便拿起一箭,对着身后一箭射过去,嘴上叫道:“这是警告,再敢跟着,我会让歼灭过王贼的手下告诉你们,当日我们是如何诛灭王贼的!”

这一番操作下来,身后的宵小吓破了胆,不敢再追了。

萧遥带着人往南走了一炷香时间,终于见着被召集过来的几十流民。

萧遥命人将车上蒸好的包子馒头拿下去分发,又对王五郎道:“我先运送粮食回去,你带他们慢慢走。路上若经过村子,见有人活不下去,便请他们来我们这里。”

王五郎拍着胸口保证:“将军且放心,我保准带很多人回去。”

萧遥笑道:“那我等着。”

想让老百姓跟过来,根本不费什么劲,路过时只消说一句“不想饿肚子的跟我们走”,定有许多老百姓愿意跟上。

若是从前,老百姓还因为有田地以及不愿意成为佃农而死守着村子,可是李永嘉和王守江刚打过,老百姓吓破了胆,都恨不得有个好去处。

至于他们村子里的田地,先留着,熬过这个冬天再回来耕种就是。

萧遥并不怕这些农民跑掉,事实上,她让王五郎叫人去王家村,并不是为了招揽人,只是希望更多人活下去而已。

至于世家大族以及当地官员会不会发现流民不见了,以萧遥对这些人的了解,只要流民不闹事,那些世家子是不会管他们去了哪里的,甚至,世家子们恨不得将流民赶得远远的,省得有碍观瞻。

带着粮食回到村子里没多久,流民以及一些实在活不下去的村民,也来到了王家村。

萧遥将之分编,老弱病残做些轻松的活计,身体好一些的,则做些诸如开荒之类的重活,身体再好一些的,则被叫去训练。

分派完毕,萧遥又带人到附近的城镇和村落去,继续购买粮食、布匹以及将走投无路的流民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