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第3/7页)

萧遥点点头,转身吩咐身后的侍卫:“去请个大夫回来。”

太后愕然,难以置信地看向萧遥。

皇帝皱了皱眉头,看了萧遥一眼,没有说话。

围观的老百姓却不住地点头:“萧姑娘做得好,毕竟是生身父亲,即使做错了,作为女儿也不能见死不救。”

萧四姑娘却仿佛找到了突破口似的,忙爬向萧遥,给萧遥磕头:“姐姐,你心地善良,帮我们萧家向太后求情好么?便是我舅舅做错了,可是与萧家无关啊。我娘也只是后来才知情,她心地善良,不忍见兄长被捕……”

萧遥低下头看向萧四姑娘,轻声说道:“我想你误会了,我会派人请大夫,只是觉得,债没还清,就此去了,未免也太便宜了。”

萧老太爷与萧老太太本来也充满期待地看向萧遥的,闻言脸色再度一白。

萧大老爷听了萧遥这话,“噗”的一下,再次吐出一口血来。

太后却笑了起来,不住地点头:“大姑娘说得对。”在人前她不好直接称呼萧遥的闺名。

围观的老百姓却忍不住道:“萧姑娘如此做法有些过了,毕竟是生身父亲。”

萧遥走几步,站在衙门门口看向外头的老百姓:

“我素来认为,父慈子孝,父慈才能子孝。若一个父亲没有尽到半点作为父亲的责任,反而给子女带来无尽的伤害,那么子女,便不该孝顺他。我与我母亲、胞弟的悲剧,说到底,全在于这位萧大老爷。若非他懦弱又不负责任,还沉溺美色,我们绝不会过得如此悲苦。”

萧遥说道这里顿了顿,继续说道,

“或许你们会以为,我做了厨娘,日子过得还不错,如今我不怕明白告诉你们,在做厨娘之前,我只是大户人家里的丫头,足足十年,从粗使丫头到二等,那就是我的童年与少女时代。而我的胞弟,他从小体弱多病,若非有太后,他根本活不下来。仔细算一算,我们与萧大老爷可以说并无感情,也就不必装什么父慈子孝了。”

她在说自己的过往时,太后与皇帝都想阻止,但是她没理会,仍旧说了出来。

一个人做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是瞒不了人的。

如今,她拥有了一手厨艺,已经足够强大到应付所有流言蜚语了,她不怕承认这些。

老百姓们听到萧遥说她从前是个丫头,而且足足十年,都是个丫头,全都哗然,原先认为她不对的,也都闭上了嘴。

许多人心里十分唏嘘,好好一个天之娇女,居然成了丫鬟!

沈家太歹毒了,竟然害得好好一个尊贵的嫡长女入了奴籍。

卢公子的眼眶湿润了,他从来没有想过,那般淡然豁达的萧姑娘,居然做了十年的丫鬟。

想必,她这份对命运的处之淡然,便是入了奴籍那十年练出来的罢。

张先生抬起朦胧的双眼,看向湛蓝的天空,难过地道:“红颜薄命啊……”

萧四姑娘怔怔地看向萧遥,身子忽然软了下来。

在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不管自己如何求情,萧遥都不会为萧家求情的。

萧家欠了萧遥。

萧大老爷听到萧遥用平静地口吻提起往事,顿时心如刀割,他虽然爱沈氏,可是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有一片慈父心的,想到因为自己宠爱沈氏,导致公主与江东豪族萧家所出的嫡长女居然沦为丫鬟,喉头一甜,再次吐出一口血来。

太后不想在与这些人纠缠,当下看向皇帝。

皇帝看向萧家三老爷:“萧卿以为该如何判处?”

他虽然是皇帝,但此处是萧家三老爷的主场,因此他并不想喧宾夺主。

再者,萧遥要求审理此案时,是在衙门击鼓告状的,因此,该如何定罪,也该由萧家三老爷来。

三老爷问道:“皇上可曾封萧姑娘为郡主?”

太后道:“当年先皇在时,便拟了册封郡主的旨意,由哀家带到萧家。只是那时大姑娘已走丢,便不曾宣旨。但先皇的旨意,即便不曾宣读,那也是算数的。”

三老爷便道:“既如此,沈家使人掳走郡主,又与萧家的妾侍沈氏合谋伪造郡主假死之状谋害公主,至公主早产孩儿且早早丧命,此乃大大罪,按照本朝律例,主谋共犯皆处斩,全家抄家,成年男丁流放三千里,女子入教司坊。”

此言一出,萧老太爷、萧老太太脸色惨白,砰砰砰地给太后与皇帝磕头:“求太后赎罪,求皇上赎罪……”

沈氏、萧四姑娘和萧二公子,本来已经被这个处置给吓得魂飞魄散,听到着哀求,也连忙跪下来不住地磕头,叫太后与皇帝饶命。

教司坊是什么地方,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可以说等同于青楼了。

让江东豪族萧家的女子做了伎,那比杀了她们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