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第2/6页)

萧遥露出感激的神色:“谢谢。莱斯先生,你可以告诉他们,华国是一个前景十分可观的市场,他们搬到华国,未来绝对不会后悔的!”

“当然,我也相信这一点。”莱斯先生点点头说道:“我想他们也相信的,因为他们手上的资料和表格比我的更齐全,他们甚至有在华国一些公司人工上的成本对照。”

萧遥在两天后,收到了莱斯先生递过来的有意向将工厂搬到华国的公司名单。

萧遥将名单浏览过后,根据华国各地区的国情,将这些工厂名单分好,然后联系莱斯先生:“华国不同的地区,发展的方向不一样,我给他们分了地区,他们可以根据我划分的地区搬迁,也可以自行搬迁。”

不得不说,山姆国的确是强大的,随便一个工厂和公司拥有的技术,就是华国没有的,所以她都不用挑选了,全部通过则可。

除了和山姆国谈,萧遥还拿着名单去找副处长,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告诉他。

副处长很吃惊,上次萧遥不迷信专家,猜中了战争的走向,就足够让他吃惊了,此时萧遥居然自发做了这么一件事,更让他吃惊。

一般而言,像萧遥这种职位的外交人员,既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这么做,可是萧遥她居然就做了。

副处长忍下心中的震惊,将名单接过来看了看,然后看向萧遥:“名单已经出来了,看来,这件事你筹划了很久了。”

萧遥笑道:“也不是很久。在我意识到高科技很重要之后,我就开始行动了。”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副处长手上的名单,

“虽然,这名单上的公司和工厂目前愿意搬到华国的生产线,都不是高科技,但是我相信,万丈高楼平地起,先有个基础也是好的,其他的慢慢来。”

副处长更吃惊了,看着萧遥:“你不是因为解决国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才这么做的?”

萧遥道:“我的主要目的是科技,还有工业基础,解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虽然也是原因,但是排在了比较后面。”

副处长说道:“说说你具体是怎么想的。”

萧遥点头,说道:“高尖端科技都是从基础起来的,我要不到高科技,所以要这些基础的。另外,各国不是动不动就制裁我国么?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即使被制裁,我们内部也能自给自足,痛的是各国。随后,就是你说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了。”

关于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她自己就出身农村,所以对此深有体会。

上次毕业,她回去,见村子里有年轻人出去打工,但是并不多,多数都是在附近打零工。如果机会多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进城挣钱的。

副处长一脸复杂:“你想得很远,也很齐全。”

萧遥听到他赞扬自己,忍不住问:“副处,海湾战争过后,国内会不会增加军费?”

副处长摇摇头:“根据我得到的消息,没有。”说到这里见萧遥面露不解,便解释道,“我们太穷了,根本没有钱投入。”

萧遥听得很是心酸。

一个国土面积如此广袤的国家,一个曾经在世界上曾经作为老大辉煌过那么多年的国家,没落之后,居然如此穷困,连增加军费都没钱。

副处长道:“萧遥啊,关于战争,我国拥有威慑性的□□和导弹,暂时还是稳的。所以目前的主要方向,还是发展经济。”

萧遥点点头。

过了约莫一个星期,萧遥和莱斯先生签约,然后忙碌着为山姆国公司以及国内各城市牵线。

她特地将几个适合的公司推荐到萧博以及周楫工作的城市,并先和他们联系,然后再和当地领导联系,这么一来,萧博和周楫,也算是有功之臣,能一直参与这项工作。

为此,萧遥得到了回国的机会,和周楫及萧博都见了几次面,当然,其他城市也到处跑。

可以说,不管到哪个城市,她都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

各地政府都努力招商,希望有国外公司进驻,解决当地的劳动力,带动当地的经济。

因为这样,萧遥除了得到很好的欢迎,还被塞红包了。

她一个红包都没收,连贵重礼物也不收,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小物件当做是纪念。

当地政府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表面上都赞她清廉,因此准备特产小礼物时,特地写上“XX市赠萧遥女士”这样的字样,表达足了感激之情。

看着这样的礼物,萧遥很满意,也很高兴。

赵大使对萧遥这次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甚至还让副处长记录好。

为山姆国公司以及国内地区牵线得差不多了时,萧遥来到山姆国,就差不多满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