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3/6页)

郑太太大失面子之余,又觉得自己被全盘否定,有万箭穿心之疼,于餐桌上抹起了眼泪。

郑先生见了,不由得问究竟,得知评论家们对郑太太小说的苛刻评价,沉默良久,道:“你以后,还是写你熟悉的风格罢。”

郑太太听了更气,直接就把报纸扔郑先生头上。

萧六听着姨娘滔滔不绝地说着萧遥竟不是真的被悬赏颈上人头的失望,心中有些烦躁:“妈,你别说了!事到如今,你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怎么没用?起码骂了我心里痛快,能帮你出一口气!”萧六姨娘气道,

“若不是因为她,你仍旧是官小姐,仍旧是老爷最疼爱的女儿,不说嫁妆很丰厚,便是择婿人选,也高了好几个档次!你看看你如今什么年纪了,竟还没定下来,你难道要像萧遥那个破鞋那般,一辈子不嫁人了么?她是嫁不出去,可你不是!”

萧六心中烦躁,叫道:“谁说她嫁不出去?她能嫁出去,别人愿意选她,也不愿意要我!”说到这里心中又气又恨,流下眼泪来。

她的年纪的确已经渐渐大了,去年不觉得,因为她去年还是才女,还是官小姐,可如今两方面都打了折扣,优势没了,年龄的劣势越发凸显了。

似她这个年纪,未曾娶妻的男子,多数是外出留学之人,这些人的家里,未必能看得上她。

所以,她能选择的圈子,实在太窄太窄了。

萧六姨娘又骂:“所以我说那些搞运动的都是脑子有问题的,什么都乱来,连被休弃的女子也跟什么好人家的大小姐似的疯抢,当真可笑!若还是我们那时候,直接就浸猪笼了!”

萧遥接到厉虞的来信,说已经领军北上,便知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开始了,每天除了教学、写作与搞研究,便是关注各地北伐的消息了。

在暑假到来时,萧遥的《100年后》完结。此书后面的内容,更多的是以欢儿的目光去认识未来的科技与体制,尤其是与民生方面有关的一些见闻。

许多人看着小说,再看看与小说发表在同一份报纸上的各地北伐消息,感受都很复杂,也很迷茫。

未来当真有那般美好么?

此时这片大地到处炮火冲天,几乎找不出一片和平的地方,胜利更是遥遥无期,在短短的一百年后,一切真的可以变得那样美好么?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听着耳畔传来的炮火声,越发坚定了誓死反抗到底之决心——他们希望,自己的后人与许许多多的后代,能出生在和平的年月,能享受《100年后》里描写的幸福美好生活。

萧遥看着众人发表在报纸上的见解或宛如誓言的字,心里什么滋味都有,叹息一声,便埋头搞手上的著作与连载仙侠小说。

仙侠小说连载到此处,天衍已经开始了崛起之路。

每次进入小世界,他凭借不屈的意志与毅力,都能得到一份机遇,这份机遇让他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那些迷茫和失望之人看着报纸上各地北伐胜利的消息,再看到仙侠小说上主角开始崛起,心中重新燃起了信心。

如今,北伐军多是胜利,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了只要各界人士肯团结一致,《100年后》的美好生活,必将是可以争取得来的,是真的。

而天衍,曾那般落魄,偌大的宗门被灭门,曾经庇护的平民被奴役,而他本人亦多次被捏碎身上的骨头,可凭借努力,最终还是越来越好,开始了崛起之路,他们相信,华国有朝一日,亦会踏上崛起之路,重现几百年之前的辉煌!

宫先生与田先生忙着准备与北伐军对抗,百忙之中抽空看小说,看到天衍开始崛起,也很激动,认为自己终将也会如天衍一般,逐渐取得胜利的。

新学期开学前一周,萧遥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的研究完成,开始进入后期校对与修改的环节。

而此时试点的小学反馈不错,就是儿童读物显得有些少了。

萧遥得知这个消息,在晚饭时便找到萧芳,提议她写些适合儿童阅读的读物。

萧芳道:“我听说国外有许多儿童读物,正想请你帮忙翻译过来呢。”

萧遥摇摇头:“国外固然有许多读物,但如今很多学者轻古代之文学,重视外国之文学,我希望新一代能摒弃这种偏见,能公平地看待国内外之文学。所以我觉得,将古代的成语小故事或者各种名人故事简写给小学生阅读,效果会更佳。”

萧芳听了,脸上露出惊惶之色:“这个,我可不敢。我读书不多,又是个无名小卒,如何敢写这个?萧遥,你好好写罢。至于你的著作,我帮你校对错别字,你便空出时间来了。”

萧遥想了想,说道:“我不用你校对,我先写几篇出来,你看着写,好不好?”见她还要拒绝,便正色说道,“萧芳,如今是让你帮忙写故事,为儿童教学尽一份力,便是这般,你也要拒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