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千年名城肤施(第3/3页)

以示谢意……

要是遇到路边店,是饭店还好。

罗旋和张晓丽他们,还能进去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四十里铺羊肉面。

但如果是遇到生产队里的代销店,罗旋一行人,就只能进去和别人挤在一块儿。

烤烤火,跺跺脚。

等到身上稍微暖和一点点了,又赶紧在启程。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堵在路上的车也越来越多。

相应的,

跑到路边的小店里来烤火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了。

有些时候,遇到小一点的代销点,里面真的是人挤人、人挨人。

甚至连插脚的地方都没有。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歇。

折腾了足足7,8个小时,罗旋和张晓丽他们,才异常艰难的走完了从下车地点,到绥米县这32里路程。

等到大家伙儿赶到绥米县城,此时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这个绥米县城,

它在历史上,可是鼎鼎有名的名城!

搁在秦代,叫做“上郡”。

到了汉代的时候,沿袭秦制,仍然设立上郡。

管辖23个县。

而上郡的治所,就是绥米县城,也叫肤施城。

来到这座闻名千年的古城。

彭勇和张晓丽二人,他们原本满满的期待感,顿时变成了深深的失落……

只见绥米县街道破旧、大量的煤灰和融化的雪水,被人一踩……不管大街小巷,全都变得泥泞不堪、难以下脚。

县城里,路灯灯光昏暗。

在这个昏暗的夜里,昏暗的灯光下,无数提着包裹、背着铺盖卷的旅客们,神情灰败走在泥泞之中……

在塞北,煤矿众多。

随着国家经济的强劲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了。

因此塞北的煤矿生产量,也是越来越大了。

这就使得塞北的环境污染,也是愈发的严重起来。再加上时不时的、又有沙尘暴肆虐。

而且一到了冬天,居民们都是用煤炭、柴火做饭取暖。

所以这边的城市,一到了冬天,全都是笼罩在一种灰蒙蒙的黑煤灰之中。

让人感觉到无比的窒息、使人觉得心情压抑无比。

这一次国道堵车,似乎特别的严重,可以用“前所未见”来形容。

因此,

今天晚上整个绥米县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哪怕此时寒风刺骨,道路泥泞难行。

所以绥米县城里,深夜的街道上,还有成群结队的、前来找落脚之处的旅客们,不绝于途……

所有的国营招待所,家家爆满。

城里唯一的一家高档宾馆,倒是有空余的房间。

只可惜在这个时期,要想入住这种档次的宾馆,那是需要级别的。

若是光揣着钱,就想要去投宿一晚?

门儿都没有!

普通人,连宾馆的大门都进不去……

罗旋带着张晓丽和彭勇。

借助着街道上昏暗的灯光,在泥泞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前行。

也不知道走了多远。

最终足足找了7,8家招待所之后,才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一家“绥米县林业局国营招待所”。

到值班室,

罗旋问,“同志,还有房间吗?2男1女。”

负责人抬起头来,面无表情的扫了一眼、站在值班室铁栅栏外的罗旋和张晓丽他们。

然后冷冷的开口道,“大通铺。没有床位,可以挤挤。女同志那边,也是一样。”

“大通铺多少个床位,现在已经住了多少人?”

罗旋想确认一下、今天晚上的住宿环境,“还有就是,住一晚上得多少钱?”

“一间大通铺,12个床位,现在已经挤进去26个了吧?”

那人态度很冷淡,“一晚上,每人住宿费是1块7毛钱。哎,额说……后生你到底住不住?!

要住的话,就把你们的介绍信拿出来,让我看看。

然后先交费、交押金,我再给你们办理入住手续。”

呃……

12个铺位,上面已经挤进去26个人了。

如果再加上自己和彭勇,那就是足足28个人!

这……即便是人摞人的睡,它也没法睡啊。

住,还是不住?

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