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干嘛不贷款?(第3/4页)

就这一点点救命钱,你还好意思打人家的主意?良心,良心呐!”

这个时期,

各个生产队、大队,甚至是公社,遇到需要大笔支出的时候,动辄就喜欢往各个企事业单位搞摊派。

或者是鼓励社员们集资。

既然用一张条子,就能换取到急需要的资金,谁还有心思去信用社贷款呢?

那利息,不是钱呐?

罗旋是非常反感这种行为,而且,准备坚决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叔啊,社员家里那三瓜俩枣,你把它收集起来,能顶多大的用?那信用社的地下库房里面,大把大把的票子,放在那里睡大觉。”

“钱这玩意儿,只有流通起来了,它才叫钱。搁在那里不动,它就是一张纸。”

罗旋对着老支书,就是一通谆谆善诱,“贷1000块钱,信用社月月来讨要利息,你还得对着他陪笑脸、说好话。

但你要是能从信用社里,贷出来10万块钱的话,嘿嘿……

老叔,你信不信?到时候,该对你说好话、陪笑脸的,就变成信用社了。”

“呃……”

老支书怎么会想不明白,刚才罗旋说的这些话里面的道理?

只见他犹豫了一下,然后开口问:“照你这意思,咱不但要贷款,而且还得多贷一点?”

“可不是嘛!”

罗旋笑道:“您没见信用社的信贷员,因为没人前去贷款,完不成单位上给他下达的贷款任务?

直把人家可怜的信贷员,给急得整晚整晚的,都睡不着觉?

去年我看见那位女信贷员,好像才28岁,今年我乍一看……好家伙!她好像都快58了。”

“多可怜呐!叔,您心善,就帮她一把吧!”

罗旋拍拍老支书的肩膀:“既然决定要干,咱就甩开膀子,大干特干!这一次。养它上万只鸡鸭,又能咋样?

大不了,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咱还能杀了吃肉嘛!”

罗旋建议正兴大队,今年一定要多养鸡鸭,其实这些鸡鸭,并不是用来预防蝗灾的。

一个大队拥有几千亩水田、坡地。

再加上,

那些没有纳入耕地面积的山坡、沼泽,河畔、池塘。

一个大队算下来,占地面积,岂止才上万亩?

等到真正要闹起蝗灾的时候,每一亩平均下来,瞬间就能将落下好几万,甚至上10万只蝗虫。

就靠平均摊下来,每亩不到1只的鸡鸭,能够整治蝗灾?

开什么玩笑?

只不过,如果真是要闹蝗灾的话,这些蝗虫,正好可以给生产队饲养的鸡鸭们,提供大量的免费蛋白质。

堤外损失堤内补。

这样一来,地里的庄稼遭受了损失,但收获了一大批禽蛋和肉食。

多多少少,也能挽回一点损失不是?

而罗旋向老支书建议,向公社信用社贷款这件事情。

这事儿只要能说服老支书,让他转变一下观念的话。

其实去信用社贷款,是很容易就能贷出来的。

这个时期,大家都喜欢存钱。

哪怕手头上,只有2块3块钱,大伙儿都喜欢拿到信用社去,将它变成一张嫩黄嫩黄色的存单。

存钱的人多,贷款的人少。

急的信用社里面的信贷员,成日里走乡串户的,四处去各生产队里,鼓动大伙儿去信用社贷款。

一时间。

各大队的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信贷员奔波忙碌的身影。

各生产队的劳动场所,都能听到信贷员殷切的呼唤:“乡亲们啊,同志们呐!

你们去我们信用社,贷点款回来,大力发展林副渔牧业呀!

用钱生钱,那大伙儿才能富裕的更快嘛!”

信贷员跑的不可谓不勤快,鼓动的不可谓不卖力。

然并卵。

她的煽情,只会引来社员们的阵阵闲话:

“我才不贷款呢!生不欠钱、死不欠债。咱的腰板,就是挺得这么直!”

“就是,就是!不欠钱,说话才硬气的起来。”

“是啊,你看看那个杨白劳,不就是因为欠了黄世仁的钱,最终搞得人家喜儿……呜呜,多可怜……”

眼见社员们,都没有贷款的意向。

信贷员就会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去找生产队长。

想试试能不能让他,以集体的名义,到信用社去贷点款来用?

反正来都来了。

往往这个时候,

生产队长就会叼着一支烟,用两只眼睛,斜视着满脸殷切的信贷员。

嘴里冷哼一声:“我们集体的账面上,真要是周转不过来、需要用钱的话……我不会打一把条子出去?”

“……”

倒也是!

生产队社员,他们每年负担的各级提留、摊派,那是用来做啥的?

既然用半截信签纸,外加一个公章,就能换来所需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