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0章 巡察与战略拟定(第3/5页)

从某种程度讲,闪耀系统的兵,就是消耗品。

但换个角度理解,却又是爱惜的体现,因为按照闪耀系统的说明,该体系走的是精兵路线,对付几万、甚至十几万丧尸,兵的数量都不用上千。

当然,真要是十万以上,战斗的主力就不再是士兵,而是兵器。

比如震波塔,可以范围性的杀戮丧尸。

但这种兵器对特丧效果不行,不光是特丧耐受性更高,还因为它们的内在结构,跟普通丧尸并不相同,专门为它们进行震波调频,性价比很低。并且‘可调频’的设计会令武器复杂化,更难维护,也更容易损毁。

因此,就需要其他武器专门针对特丧进行打击,而由震波塔来对付数量众多的普通丧尸。

也就是说,狙击手岗楼、震波塔、高墙,这样的一个组合,是种很不错的组合。

但想要建立这样的防线并不容易,需要攀爬闪耀系统的科技树,资源方面也得按照闪耀系统的换算机制来。

赵文睿如今考虑的,是更初级的,用于起步阶段的防御手段和战术。

在完成了观察及一些简单的测试项目后,赵文睿又和乔纳森确认了下藏金谷地区的矿产分布。

这个矿产分布,也是按照闪耀系统的规范来识别的。比如这里林木充裕,山石众多,形成了天然的屏障,但这些山石,以闪耀系统的规定来分析,却并不属于矿产。

真正的矿产只有一处,在整个地区的西部。

赵文睿知道,哪里必须早日清理出来,并开始生产,否则没有足够的设施,15日后的那波尸潮他扛不住。

查看完矿点,两人又北上,一路上的原则就是没有丧尸就深探,有则尽量不去招惹,就这样,隐形的疆界慢慢勾勒了出来。

有些地方直接探到了底,比如西部的藏金谷出口,那里山谷狭长,山势陡峭,长千多米,被称作羊肠谷道,有那么几头丧尸,也很容易清理,关隘一落,便是易守难攻的天险。

而北面,情况则不是很乐观。就在列车由东西走向拐为南北走向的那个转角更北一些,有个两百多米宽的豁口,赵文睿用探测器向内窥探,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点。

初步估测,那里是仅次于指挥中心落脚的谷地的一片相连的谷地。

乔纳森认为将两百米的豁口一守,就OK了。

赵文睿却不认同这做法。因为他掌握着闪耀系统提示的一条关键信息——16天后尸潮自北部来袭。

这意味着这个方向,是通往外界的主要出口,这个外界,指的是有数量较多的丧尸的那种。

在这样的背景下,守豁口而豁口防线被迫,就彻底没有了缓转的余地。

另外,既然这个方向丧尸数量充沛,那么就得考虑流通性的问题。

很可能会在某个时刻,就出现小股的摸鱼丧尸。

而且这样的流通性,还会引带小规模的丧尸暴动,这跟水滴入水,继而泛起涟漪是一个道理。

综合来说,这个方向,是个丧尸活点,因而是防御重点。

而乔纳森心心念念的钢桥彼岸,反而没那么危险。

不得不说,若是没有闪耀系统的提示,赵文睿也是会将重心放在守桥上的。

因为称作列车一路行来,沿途看到了不少丧尸,连土地似乎也受到了毒害,给人种积年巢穴的视觉冲击。

而过桥后没多远就是近乎90度的一个转弯,因此火车往往是在快到桥之前就开始减速了。

缺乏速度,更容易被丧尸趴车甚至堵塞,所以桥及周边区域的控制,可以说是退路的保障。火车一趟趟的来,也更容易从这个方向将丧尸引带到谷地。所以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能看出这里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性。

但现在,赵文睿却有了更大胆的计划,既然看似险峻的桥之彼岸其实是个丧尸死点,就像缺乏流通的死水一般,小心一点,就只会微起波澜,那为什么不组织战力,彻底清剿钢桥彼端的丧尸呢?

一旦完成清理,好处自然是很多的。

比如保障了这一段铁路线的安全,有了更充裕的可迂回空间,还可能有矿。

而在北方尸潮南下时,这边就没有了响应、而成为另一股进攻力量的可能。

有了这样的思路,赵文睿重新拟定了核心战略,改为全力清剿,分化消灭。而不是等尸潮发生,附近区域内的丧尸全部发狂,那样,以新生的据点的防御力,是很难扛住的。

两人中午随便吃了点干粮对付了一顿,等回到指挥中心,已经是夕阳落山。

借着昏黄的光线,能看到已然变了模样的指挥中心,和矗立在大地上的兵营。

乔纳森惊讶的道:“你给他们许诺了什么,让这些人干劲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