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考核(第3/3页)

这件事情只有温止和建兴帝知道,对于其他人来说,所谓特种营只是更强、更可怕的士兵罢了。这也是温止希望的后果,毕竟在她的设想中,这支队伍可是能够作为国家底牌的存在,自然是能够隐藏的越深越好。

和特种营悄无声息的成立相比,军校正式开课显然更为热闹。能够在军校任职的教师都是在战场上有赫赫之功的名将,他们按照自己擅长的兵种和战术开设不同课程,凡是新锐营的士兵都必须得到足够的学分且通过考核才能毕业。毕业之后的士兵中最优秀的部分可以选择留校任教,其余人则分派到不同的营所,担任副百户的职位。而其余禁军和地方军的千户、百户们也必须在三年之内完成共计四个学期的进修课程并通过考核才能继续留任官职和晋升,否则会被降职或撤职。

另外,建兴帝还在积极推进政委下放的事情,以此方法普及军中的文化教育和爱国教育。可以预见,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军校生毕业和地方上的优秀士兵被选拔入军校,整个大鈅朝的中层军官都将得到改变,等到他们一步步晋升上来,温止预想的军政改革也就能彻底的实现。

当然,这其中必然会有阻力,也会出现困境,但是即使没有温止的存在,这些早已征服了所有兵部大佬们的新式训练方式和强军理念一定会被认真的执行和推广。再加上民兵制和屯田法,所有的大佬们将军们都在摩拳擦掌,想要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

文官和世家们对此很无奈,然而却无法阻挡。左相和右相早就被陛下说服,陛下私库丰厚完全可以无视户部的推诿,吏部韩尚书是陛下亲信,本身也是个上过战场的文武全才,对此事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成,工部和兵部更是好的穿一条裤衩,想着法子的改良兵器,刑部一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剩下一个礼部和御史台虽然多有进言却是毫无用途。

他们没想过捣乱吗?当然是想过的,发动舆论煽动学子之类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轻车驾熟。然而《大鈅京报》连续花了近十期的头版头条,从阅兵仪式开始讨论军队的重要性,直到引出“弱国无外交”这个说辞,又大肆渲染慎族的蠢蠢欲动,还说什么“真理不辨不明”,直接在国子监和京中各大酒楼茶楼组织了“辩论赛”。虽然最后谁也没说服谁,但很显然,世家和文官集团的手段是彻底落空了,甚至不少人还背上了“为了利益不顾国家安危”的名声。

建兴十九年上天震怒显灵揭发世家阴谋的事儿还历历在目,没有谁想挑战陛下的威严,一直夹着尾巴做人的世家们刚想蹦跶就被旧事重提的好一番打压,只能无奈罢手,总好过被陛下借机找由头严惩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