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记住那句老话(第3/5页)

寻找姐妹们和男人蛛丝马迹的联系,探察她们是否有可能参与这次行动,这些事几乎耗尽了佩维拉的精力。最终,她说服苏塔玛,六个人作为行动的开始已经够了,一支规模过大的队伍也许会招致黑塔的过度反应。如果全部红宗都出现在这个所谓的黑塔前面,甚至只有半数红宗姐妹,黑塔中的那些男人可能都会以为他们又遭到了攻击,没有人知道这些男人还有多少理智。在告知苏塔玛之前,她们已经就此达成一致,她们不会约缚任何显露出丝毫疯狂迹象的人——如果她们真的能约缚这里的男人。

宗派在凯姆林的眼线已经送回大量关于黑塔的报告,有些眼线甚至在那里找到了工作职位,所以她们很快就找到从凯姆林通向眼前这道双拱黑色大门的土路。这座大门有将近五十尺高、六十尺宽,门上砌有垛口,两个门拱之间有一道向下的石雕尖棱,拱门两侧各有一座至少九十尺高、装备城堞箭孔的黑石塔楼。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门洞,里面并没有门板。黑色的石砌城墙向东、西两侧一直延伸出去,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棱堡或塔楼,不过这道城墙只有四五尺高,参差不平的墙面上生出许多野草,在风中不停地摇曳。这道没有完工的城墙似乎永远也不会完成了,它们让这道黑石大门显得格外荒谬可笑。

不过,从大门中走出来的三个男人一点也不可笑,他们都穿着黑色的长外衣,腰间佩剑,其中一个瘦削的年轻男人留着卷曲的胡须,在高领子上别着一枚剑形的银色徽章。他是献心士,佩维拉阻止自己把他比作见习生,把他身旁的那两个人比作初阶生。初阶生和见习生都会在安全的环境里接受指导,直到她们对至上力有足够的了解,最终成为两仪师。而根据她所知晓的报告,士兵和献心士在学习导引的同时就已经被认为完全能够上阵作战了,从第一天开始,他们就被要求竭尽全力控制更多的阳极力,并持续不断地使用它。不少男人因此而丧命,他们称此为“训练损失”,仿佛能够用这种冰冷的词汇隐藏住那些恐怖的死亡。联想到如果初阶生和见习生也会以这种形式死亡……佩维拉感觉到肠子一阵抽搐,但看样子,这些男人却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早晨好,两仪师。”那名献心士向勒住缰绳的两仪师微鞠一躬。他鞠躬的幅度极小,视线也一直没有离开这些两仪师,听口音,他应该是莫兰迪人。“为何会有六名姐妹来到黑塔?”

“我们要见米海峨。”佩维拉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着流畅和平静。在古语中,“米海峨”的意思是“领导者”,但在它作为一个头衔的时候,会代表更加强烈的含义,甚至可以代表所有人和事的统帅。

“要见米海峨?我应该告诉他是哪个宗派的姐妹?”

“红宗。”佩维拉看到这名献心士眨了眨眼,她对此很感满意,但也知道这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红宗。”他不带任何表情地说道,他的惊讶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么,安卡金、亚兴,你们盯着她们,我去看看米海峨对此有什么吩咐。”

他转过身,一道银色的垂直细线出现在他面前,很快就扩展成一个屋门大小的通道。这是他施展神行术的极限吗?到底是应该约缚尽可能强大的男人,还是约缚比较弱小的男人——她们已经为此进行过争论。软弱的男人更容易控制,而强者肯定更加有用,她们对此始终没能达成一致,最终,每一名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决定。那名献心士走过通道,将其关闭,不过佩维拉已经看见通道对面有一座白色石台,石台的一侧有一道阶梯,石台上是一座用方形黑石砌就的建筑,石料材质应该和砌成城墙的黑石一样,只是被打磨得在太阳下熠熠生辉。

留下的两名士兵站在双拱大门的正中央,仿佛要挡住两仪师的去路。他们其中之一是沙戴亚人,身材瘦削,有一个大鼻子,看上去还不到中年,以前可能是一名文员,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他稍稍有些驼背。另一个还是男孩,不停地将黑发从眼前拨开,而风很快又把那些头发吹了回去。虽然面对着六名两仪师,他们却都没有丝毫不安——是因为那些塔楼中还有他们的同伴么?佩维拉抑制住自己的冲动,没有抬头去看那些塔楼。

“你为什么会来这里,孩子?”黛萨拉用风铃一般的声音说,但这铃声中明显带着愤怒,她气愤的原因肯定是为这个孩子感到伤心。“你应该待在家里,让你的母亲为你检查拼写练习的错误,你在这里干什么?”那个男孩面孔变得通红,又一次将头发从脸上拨开。

“萨姆没有错,两仪师。”那名沙戴亚人一边说,一边拍了拍男孩的肩膀,“他学得很快,所有东西为他示范一遍,他就能学会。”那个男孩立刻站得笔直,脸上满是骄傲,还将拇指插进剑带里,他这样年龄的人竟然还带着剑!确实,贵族的儿子在比萨姆·亚兴还要小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习用剑了,但他们不会被允许在这种年岁就拥有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