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2/7页)

那是一株槐树,一株古槐。在传说中,槐树常被视作精灵鬼魂之木。看样子,淮水畔一处庄园的一株古槐被人连根拔起,眼下——就在朝会这当口——正经由淮水进入大运河,之后将由大运河进入汉金。

这株古槐是作为最新一批“花石纲”宝物,被运来装点“艮岳”的。据说这株古槐气度不凡,蔚为壮观。那禁军说,这棵树足有三百五十岁。

“据臣所知,‘花石纲’是由邬童负责。”那禁军——他叫任待燕——说。皇帝不耐烦地一摆手,他于是又站起来。卢马心想,这人就算心里害怕,也没有显露出分毫。

邬童说:“的确。这株古槐也的确气度不凡。有关搬运古槐的每一份报告,奴婢都认真审阅过。陛下,此树将是奇台最好的象征,理当移入‘艮岳’。”

官家说:“正是,卿为朕的花园操劳甚重。”

“并非如此,陛下,”任待燕语气坚决地说,“在这件事上并非如此。搬运古槐实乃欺君大罪。”

卢马一下子望向叔叔,看见叔叔也和自己一样,一脸震惊。也许还不止于此:叔叔比自己更清楚,这样的说辞有多么鲁莽。对此卢马只能猜测,而且知道自己绝不会说这样的话。连想都不会去想。

“大殿之上,你敢提出这等控诉?”说话的是太宰,暴怒之下,声音都变得尖厉了。

“对。”

没有敬称,卢马心想。这人找死吗?

太宰看起来倒是乐意成全他。“臣请陛下恩准,将此人拿下,施以杖刑。”寇赈的脸涨得通红,显然是真的怒不可遏了。

官家沉吟片刻,说:“且慢。不过任卿这样,实在无礼。依朕看,卿就算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也断不应该这等无知吧。”

“陛下圣明,臣对陛下、对奇台一片赤诚。臣不敢妄语,方才的话,其实出自前太师杭德金之口。是杭夫子说,此事紧迫,必须奏与陛下。”

卢马嘴里干渴,于是咽了口唾沫。尽管他对眼前这一幕一无所知,可还是吓得要命。老太师也参与其中了!他把两只手抄进袖子里,以免别人看见自己在发抖。他想回东坡,一定要回东坡。

“是他派你来的?”官家瞪大了眼睛,一只手抚过自己的细长胡子。

“陛下,是臣自己要来的,只不过半路上应杭夫子之邀,去了趟小金山。夫子告诉臣一些事情,说是必须让陛下了解。”

卢马看见,寇赈一动不动,十分谨慎,看起来就像膨颈蛇。卢马在零洲见过那种蛇。发动进攻前,脖子会膨胀起来。

官家问:“必须让朕了解什么?”官家现在也警醒起来。

任待燕说:“‘艮岳’是奇台的象征,是天地和谐的本原。这棵树一旦植入园中,那‘艮岳’的气数……将毁于一旦。”

“任卿这话怎讲?”

说话的居然是叔叔。他站在那禁军一旁没多远的地方。

任待燕转过身来看着卢超。他先是一拜——对太监和太宰都没有施过礼——继而说道:“国使大人,我这么说,一来因为拔树的人对这株古槐毫无敬意,拔树的时候也未经仪式;二来,这棵树本来长在一门望族的祖坟之上,好几位彪炳千年的古人都受它荫蔽。如今这株古槐已遭人亵渎,而主持此事的人,根本不在乎这样做是否合宜,甚至不在乎由此会不会累及陛下。”

卢马心中大为惊恐。如果真是这样,那可真是大罪啊!首先槐者,鬼木也,本就是半树半精魅的东西;其次,还是从人家祖坟里连根拔起的?这可是辱没先祖、亵渎鬼神的罪过啊。如果槐树真有那么老,那他们或许还——可能已经——动了人家的祖坟!不管这是哪个望族,这棵树上必然缠着怨鬼,要把这样一棵树送到官家的御花园里?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官家问:“是谁家的祖坟?”他的样子可怕得让人看都不敢看一眼。谁都知道,“艮岳”在官家看来至为神圣。

任待燕答:“是沈家,陛下一定认得。所有人都认得。当年沈皋将军曾以安西都护府左都护之职统兵镇守一方。陛下,沈将军就葬在那棵树下。沈将军的一个儿子也葬在那里,他曾是某位尚书的重要幕僚。而将军的另一个儿子则侍奉过一位皇帝,还当过他的先生,并且以诗才和——”

“宝马,”官家接口道,语气轻柔得让人发毛,“而名重天下。是沈泰?”

任待燕一低头。“正是沈泰。陛下,他的坟也在那棵树下,受它荫蔽。还有他的发妻、他的几个儿子。沈家许多儿孙媳妇都埋在那里。此外,沈家祖坟还竖有一座碑,纪念沈泰的妹妹因为她没有归葬祖坟,而是——”

“和申祖皇帝一起葬在了新安以北。”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