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溯洄从之 第三关 自我流放八千里(上)(第2/5页)



  天际乐声一变,却是一声骨笛作响。如春雨,如蚕丝,丝丝缕缕,如泣如诉。雒灵埙声一窒,被笛声引得偏了,“波”的一声吹出一个破音,再难以继。

  骨笛渐渐柔靡,荡人心魄,不但陶函商队众武士,连山牛、风马、巨凫都开始躁动。于公孺婴暗叫不好,放声大喝:第一声怒吼,猛烈如山火;第二声恸号,悲壮如秋雷;第三声长啸,雄壮如万马奔腾!把这靡靡之音一扫而空。

  天际乐声又是一变,却是一声磬响,承啸声之英雄余绪,转为古质端雅,引人冥思:便如一个老人,在满山的坟墓中走来,又向遍野的坟墓中走去……多少的枯骨,才成就这千万座坟墓?当年华老去,多少痛苦的负担,才会把人的脊梁压得这样伛偻?从死亡的累积中走来,又向积重难返的前途走去,去不到终点,我们能停止么?望不到原点,我们能回头么?多少年就这样孤独地走来,又要多少年地流浪下去!

  “啪啪啪……”是谁走路的声音么?不是。是采采跳舞的节拍,这简单而轻快的节拍把陷入冥想的人们拉了回来。铜车无忧的车顶是如此狭小,但年轻人轻轻的舞步却就在这有限的空间内无穷地演绎下去,朝阳洒在她身上,灿烂而不灼眼。历史也许永远沉重,但青春却每日常新。哪怕这年轻明日不再了,但只要朝阳再次从东方升起,就会有新的阳光来响应这节拍。

  天际的乐声又化作丝韵,跟着少女的节拍变得欢快,如同在为一对年轻男女的初恋助兴,令人心惬。韵律中渐渐有了温柔,渐渐有了幽思,渐渐有了愁绪,渐渐有了痛苦。采采停住了,想起那个没见过面的少年,想起那种难以捕捉的感觉……丝韵越来越凄迷,人却在凄迷中越来越执着。当情义被岁月掩盖,那执着的爱意便变成一把把伤心的刀。

  采采轻哭一声倒下了,雒灵赶紧抱住。有莘不破掣出鬼王刀,凌空虚劈,大怒道:“我管你是什么东西!给我滚出来!”

  空中数声鼓响,似是应战,一声响风起,二声响云集,三声响雷动!一个晴天霹雳猛劈下来!

  “乱!”江离一声喝,雷劈偏了,落在江岸边,劈倒了一棵大树。

  有莘不破怒道:“管你是人是鬼,吃我一刀!”引天地之气凝成氤氲,刀罡乱阴阳,水火斗龙虎,一股旋风冲天而起,刮散了云团,风声大作,掩盖了天际一切异响。

  “偷偷摸摸的家伙!该出来了吧。”

  飓风狂飙中,隐隐一声钟鸣。钟鸣方歇,又是一声鼓震,钟声沉厚,舒缓深远;鼓声震震,威武隆盛——似大国之有远征。

  江离一听,不由脸色惨白,问雒灵道:“这是‘大韶’,还是‘咸池’?”雒灵摇头不语,神色也甚是不安。钟鼓声渐渐由威武而转凄厉,江离大惊道:“不好,是‘夔哭’!”

  钟鼓声中,浮云蔽日,江浪涌动,那大旋风如疯了一般倒刮回来,竟然全不受有莘不破的控制!

  “青山隐隐”,岸边石垄山动,叠起一面百丈的巨墙。

  “桃之夭夭”,巨墙上一棵桃树迎风撒种,片刻间林木丛生,布成一片防风林,失控的大旋风被这片山林挡住,渐渐消解。

  桑谷隽和雒灵喘息未定,空中风云幻变,如鬼神率领百兽起舞。十六头巨鹤从天而降,巨鹤之后是数百鹰、鹊、雁、枭,铁嘴银翼,怒冲而下。

  桑谷隽叫道:“这、这算什么!”

  江离道:“是‘百鸟来朝’!”

  芈压深吸一口气,一张口,喷出无数火鹰、火鹊、火雁、火枭,火龙,拦截冲突,灰烬掉将下来,或落在江中熄灭,或落在铜车舟筏之上,吓得各车长、使者忙指挥陶函人众灭火。火虽熄灭,而乐声却未因此消失。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公孺婴说,“得把那奏乐人找出来!”

  “没有奏乐人。”江离说。

  有莘不破惊道:“你说什么?”

  “你们听不出来么!这不是现场奏的。是很多首音乐夹杂在一起,我们用什么样的招数,就招来其中一首曲子的反击。”江离说,“这么多首曲子同时存在,而风格又如出自同一个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奏出这么多曲子。只能是那人奏乐以后,留下来的余音!”

  桑谷隽骇然道:“余音!你说光是余音就由这样惊天动地的威力!难道……难道真是登扶竟!”

  江离道:“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天啊,听听!天际游离着的曲子简直包罗万有,他究竟奏了多少曲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