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海市蜃楼(第2/3页)

她一开始只是想要送他们一路来南京,至于以后何去何从再从长计议,结果没想到这辆专列刚到达南京就被拒之门外。依着正常的思维,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不是应该立刻收藏保护起来吗?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唐晓反正也无事,托人带了口讯说她暂时不回去之后,便安心地在这里看热闹。

其实她完全不懂这些所谓的国宝有什么值得保护的,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她只看到过那些曾经被她截获的毫不起眼的古书。依着沈君顾对她的戒心,都不会让她靠近这趟列车。

更何况他们还未安定下来,根本不会打开箱笼。

不过,她最近看到过故宫的几个工作人员经常坐轮渡往南京城里面溜达,神神秘秘地抱回来一些古旧瓷器和铜器,那简直就是如获至宝的模样,仿佛高兴得连发丝都在闪光。

她也曾经好奇地过去看了两眼,完全看不出来和她平时用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偏偏沈君顾看到之后还能说出一二三来,听得她头大如斗。

算了,也许这些东西真的确实很不错呢。唐晓无奈地撇了撇嘴,反正她也是无事,看着他们每天像是看西洋镜似的,也当打发时间了。

“院长他们在找适合存放国宝的地方,应该也快了吧......”沈君顾抓了抓因为长时间没有修剪而略有些长的头发,说得有些没底气。虽然他并没有参与选址,但也经常听他们在旅馆的大堂那边开会讨论。

其实对于傅同礼等人来说,也都习惯了没人管理,全靠自己张罗。南京方面没有人出面安排,有坏处也有好处。坏处是人生地不熟的无依无靠,好处却是不用担心会被安排到个不靠谱的地方。

古董的存放要求极其严格,而他们这么多国宝,再加上之后还至少要有四次运输,首先就要有足够大的地方存放,而且地点也要便于管理,易于安全守备。另外,不能是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返潮之地,书籍画卷都受不住湿气侵蚀。

之前在北方还不觉得这点有何难,但来了江浙一带,便知道这湿气如影随形,简直无处可逃。甚至有人提议是否还要向内陆转移,但这个提案也被否决了,他们又不可能用飞机运国宝,内陆更不太平,入川的路上肯定更加艰难。

所以这些日子,傅同礼等人每天天一亮就坐轮渡到对岸的下关码头,从那里再去南京城内寻找可以存放国宝的地方。有些是朋友介绍,有些是他们自己搜寻,但收获甚微。他们还经常自嘲自己是扛着棺材找墓地,还偏偏找不到!

不过再怎么样,也比放在火车站里露天搁置的好,所以沈君顾觉得就算傅同礼等人挑挑拣拣再不满意,估计最近几日也必须要做出决定了。

至于负责押运的方少泽,他的任务只是押运国宝南迁,当国宝到达浦口火车站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是完成任务了。至于国宝迁到南京在哪里安置,就并不是他的职责了。而且据说南京政府之内派系林立,党争风云变幻,也许下批国宝启运之时,押运官就不是他了。

平心而论,方少泽虽然心底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总的来说还算是有底线的,至少不会撕破表面的那层窗户纸,狰狞地吞没国宝,若是换了另外一个贪得无厌的,依着傅同礼的性格,说不定会落得一个玉石俱焚的结果。

这样想的,不止沈君顾一人,连此时正站在方府门外的岳霆也都这样想。

………

方少泽坐在宽大舒适的凯迪拉克V16之中,听着这辆拥有十六缸发动机的豪车发出美妙的马达声,本应该心情舒畅,可实际却有些抑郁。

他在半个月之前交割了护送国宝南迁的任务,上面对他的表现也没什么特别的赞誉,只是点了点头,觉得他是可托付重任的人才,给了几个拥有实权等级却比较低的职位让他挑选。

按着方少泽凡事善始善终的做事准则,他其实也争取了一下之后四次国宝南迁的任务,但上面语焉不详,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才肯跟他说点内情,劝他最好还是见好就收,不要卷进旋涡之中。

联系到国宝到了南京浦口车站却进不了南京城的事实,其实就是暗示了有人从中作梗。方少泽权衡了一下利弊,果断交了任务再也不过问,确保自己全身而退。

不过,什么叫见好就收?

像是他在押运国宝期间真的以权谋私,弄到什么好东西似的。

如果真弄到了的话,方少泽也就不恼怒了,结果现在清清白白,反而被人用异样的目光审视,他又无从辩解。这种感觉,还真是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