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浪爷惊世才华,震撼全场!(第3/3页)

沈浪立刻警觉。

张翀这是在试探虚实啊。

所有人都觉得金山岛之争,玄武伯爵府必败。

张翀也这么认为。

但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诗由心生,能够反应出一个人的情绪。

尤其是在如此急切之间,更难细细雕琢,只能发自肺腑。

所以,张翀想要通过诗词去探测沈浪的内心真实想法。

宁禛立刻明白了张翀的想法,点头道:“行,就这法子,而且也是一件雅事不是?但是丑话说在前头,沈浪你这首诗若是做得不好,那邓先就罪加一等,杖责五十。”

五十杖打下去,是会死人的。

邓先若是为了沈浪出书而被打死,那他于心何忍啊?

所以,这首诗一定要做得极好,能够惊艳众人。

而任何好诗,都不是靠雕琢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所以这首诗又一定要刻画出沈浪对玄武伯爵府的热爱和悲观。

这样才会让张翀等人更加坚定判断,金山岛之争玄武伯爵府必败。

因为连沈浪这样伯爵府的核心成员也如此绝望无助。

张翀寒声道:“将邓先拖出去,杖责五十,打死不论。”

几个武士进来,直接将邓先往外拖去。

邓先恐惧大呼:“沈公子救我,救我啊……”

一旦邓先被拖出门槛,沈浪没有做出这首求情的好诗,那就算作输,邓先就要被打死。

时间无比紧迫。

根本无从考虑的。

仅仅只有几秒钟时间而已,邓先很快就要被拖出门槛打死了。

“沈公子救我啊,救我!”

沈浪猛地起身道:“慢!”

张翀道:“可是心中有诗了?那就念出来,做得好邓先就无罪释放,做的不好邓先就要受罪了。”

沈浪情绪悲伤。

望了一眼大厅内的灯火,此时傍晚时分,天还没有彻底黑下,所以烛火显得不太明亮。

外面夕阳西下,景色无比美丽,可惜很快就要夜幕降临。

他的诗有了,悲声念道:

半晚灯不亮

孤身现鸿宴

夕阳无限好

只是坠黄昏(因要为邓先脱罪,所以近变坠)

这首诗念完后,全场静寂!

张春华的几乎都肝颤了,这样的男人真是让人……迷醉。

张翀和祝戎总督,宁禛王子对视一眼。

沈浪这诗词才华,真是让人惊艳啊。

甚至有些无法想象。

至少在场众人,没有一人能够做出。

首先,诗中要为邓先脱罪。

这首诗中每一句的第三个字分别是:灯,现,无,坠。

这是谐音,邓先无罪!

把这四个字藏进诗中不难,关键要符合意境啊。

看看此情此景。

因为傍晚时分,天色昏暗下来了,所以要点上烛火。

但是不到晚上黑夜,烛火就显得不亮。

所以这第一句,半晚灯不亮,显得尤为贴切。

第二句,孤身现鸿宴。

在场众人皆是沈浪敌人,称之为鸿门宴不为过。(当然鸿门宴是西汉时期的典故,在此算是小小谬误挪用)

前两句还不算什么,最后两句实在是惊艳。

夕阳无限好,只是坠黄昏。

这表达了沈浪对玄武伯爵府的无限热爱,但是对金氏家族的未来表示悲观和绝望。

太阳西沉,谁也拯救不了。

这就如同玄武伯爵府之覆灭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挽回,沈浪之才也无能为力。

关键此时外面的天色,正是夕阳西下啊。

此情此景,此心此感,整首诗都充满了悲观和凄凉。

这样的句子,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真是让人叹息,让人震撼。

沈浪知道,要见好就收,免得过火。

今天宴会的任务完成了,不要泄露任何虚实,继续让敌人觉得玄武伯爵府必败。

这样金山岛之争胜利的时候,才能给敌人致命一击。

于是沈浪满脸悲凉,凄声道。

“浪偶感不适,这便告辞了,四日之后比武战场上见。”

“届时我玄武伯爵府的是生是死,但凭天意,但是天道何其不公啊!”

而后,他起身告辞离去。

脚步踉跄,形单影只,衰败落寞,仿佛预兆着玄武伯爵府末日来临。

但是沈浪的心中却只有一句话:四天之后,看小爷怎么弄残你们。

祝兰亭祝文华算你们命大,今日死不了。金山岛之争后,我不弄死你们,我就是你娘日的。

……(本章两首诗改自李商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