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要是不按照常规来呢?(第2/3页)

两人约好第二天晚上就过去,合不合适,就看这一波了。

林峰没有着急过去,现在就算是没有交通工具,也不影响他的动作。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这个陶罐,走进了观山窑窑厂。

他十分忌惮的看着头顶上的那一团永不熄灭的雷电。

石山一行,林峰很清楚,他自始至终都对于这一团雷电,都有着极其浓烈的忌惮。

这种忌惮,体现在了自己听到瑶池水中“圣胎”声音的时候。

在精神受到了扰乱的时候。

他对此地的忌惮,达到了顶峰。

他对于这里的胡思乱想,就意味着他当时心中的不安。

观山窑之中永远照耀的雷电,就是一个“沉睡”的“自然现象”。

那么按照大匠造说的,建立在这里的承天观,就有可能真的是商朝时候,史官在这里的据点之一。

可惜的是,就算推测是真的。

这里面的史官也已经变成了瘦长鬼影。

不能沟通。

观山窑以前的那些管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邀请函,邀请一些人才进入观山窑,来进行聆听瘦长鬼影的钟声。

这个时间并不特别固定。

上下会有间隔。

仔细来算的话,应该还有五年时间左右。

也就是说,它五年之内,很有可能不会敲动。

这样的话。

林峰捧起来了陶罐,陶罐里面就是危险物。

是寄生虫、史官的头颅。

寄生虫不算是自然。

它应该就是类自然之物。临走之前,林峰问过韩教授,问他是否知道石山的来历。

韩教授说这座石头山原本郁郁葱葱,隶属于岷山山脉。

后来有一天,星落如雨。

有一颗不开眼的陨石,好死不死的落在了石山附近。

紫色的氤氲之气,应该就是陨石带来的。

观察到了这一场星象的史官来到了石山,亲自观测这一幕。

可惜的是,他留下了去的记载,却没有回来。

这件事情隐秘的记录在了某一脉史官的口口相传之中,后来也有史官前去观察过。

这些去观察的史官,就是埙老师这一脉的史官了。

确定了一些基本消息之后,史官就将这件事情记录,自己将这件事情遗忘,没有再提起过。

毕竟这地方已经被镇压。

没有必要再去关注。

只需要在自己消散之前,将这个信息交给另外一个史官就好。

所以这里是一个很适合伏击敌人的住所。

因为很多“类自然”,都属于见不得光的存在,他们但凡出现,都会被三教镇压。

三教之中的顶尖高手,他们脱胎于自然,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韵味。

对于自然,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

这也是“类自然”越藏越深的原因。

它们之所以愿意躲避,是因为它们压根就不是显宗的对手,也是埙老师放心将林峰当做诱饵的原因。

不管在什么时候,“史官”都是珍惜无比的,每一个“史官”,都是比国一还要珍惜的宝贝。

一个都不能少。

此刻,林峰身上的雷音,奇怪的和天上的雷音有了共鸣。

因为他的紧张,林峰的“意”放了出去,连风里面,都带着雷电的味道。

周围的一些韵味,从他的身边快速的离开。

只剩下来了驱邪的雷。

林峰身上很久没有出现过的腾蛇纹,开始出现,这些纹路之中甚至还有“天火”出现,这些天火勾勒的这些狶面腾蛇纹,如同魔神纹路,在这些纹路之中,火焰,如同血液。

雷声,就是藏在了血液之中的丰富元素。

林峰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块人形的编钟。

他就站在这里,在他的身后,长出来了更多的手臂。

手持法器。

林峰开启了陶罐。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林峰感觉,在这陶罐出现之后,他这里的雷音似乎都变得凛冽了许多。

就连天上的雷电都有了一丝丝的偏移。

他打开了陶罐里面,露出来了里面“史官”的头颅。

“史官”的头颅死死的盯着林峰。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峰可以确定,在某一位帝君的钓鱼线割开了这位“史官”的头颅之后,“史官”的头颅一定还活着。

他就隔着陶罐,狠狠的盯着林峰。

哪怕林峰将其放在了诡村之中,也没有隔绝掉他的窥视。

林峰将其展开,他想要拼死反驳。

他拼死反驳的方法是,将自己熟悉的“镜子”气息,勾连到这里来,妄图在这里也创造一个“镜子世界”。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辣,可惜的是,这里不是“镜子”的地盘,就在他动手的时候,在那做化掉的乳酪一样的高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