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线索,张伯端的诗(第3/4页)

“一群蠢物罢了,想要将自己葬在这里,用金缕玉衣从阴翻阳?

金缕玉衣是这么用的?

他们连这里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就敢这么做?

阴阳五行都学到狗肚子里面去了?这里是罕见的阴阳路,阴阳重叠,地脉交错,白日为阳,夜晚为阴。

‘生气即一元运行之气,在天则周流六虚,在地则发生万物。’天下龙脉,各有侧重,这一道龙脉发自喀喇昆仑,经肃州,走川渝,到关外,刘伯温斩了天下龙脉,到了今朝,不管是喇嘛教还是萨满教,都测定不稳龙脉。

说起来这里还是刘秉忠测算出来的,刘秉忠在术算之上,特别是《易经》,造诣深厚无比。

他在书信上,说自己卜算出来这件事情后,将此物放在了盒子里面,葬入了自己的衣冠冢,在衣冠冢之中,设立重重障碍,最后被我们八梁三支所得。

有元一朝,这件事情被埋葬的很好,所有人将目光放在了湘西,误以为湘西才是一切的开始。

这里经过许多人的竭力掩盖,反而掩盖了下来。

建立在这里的窑厂,怎么会是简单之地?

这里是夏朝人制造青铜器,取用土的窑厂,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

他们以为自己是青铜器?埋在这里,就可以死而复生?

死而复生简单啊,将这里的泥土裹在自己身上不就行了,只不过活过来的是什么,就有待商榷了,这地方,连素来残暴的商人都不敢染指,就靠着这些人。”

黑暗之中,虺家大长老将尸体踢了出去。

这些都是汉朝各地的诸侯王,要是有人出现在这里,兴许还能认出来他们是谁。

不过对于虺家大长老来说,他从来不会敬畏古人,要是他敬畏古人的话,他也就不会做这行当了。

虺家大长老看不上这些尸体。

确定了这些人的身份,虺家大长老一脚将对方的尸体踢出去,这尸体的脑袋,“骨碌碌”的落在半地。

被一只脚压住。

“回大长老的话,根据您的言语,已经挖出来了从先秦到汉朝,埋葬在这里的尸体,最后是西夏尸体,按照您所说的,建造在这里的承天观,应该就是【雷】,不过对于闪电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就过去?”

“承天观啊。”

虺家大长老长叹了一口气,要是有的选择,他是不会选择承天观,承天观这种建筑,最早可不是道观。

那玩意比道观邪门多了。

承天观和道观,没有一丁点儿关系,所有的承天观都是后来人的不断“翻修”,后世有人得到了只言片语,就此推测,承天观可能就是道观,到了明朝的时候,关于承天观的事情,彻底断绝,皇帝将钦天监从百官之中剥离出来。

钦天监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职业,父死子替,成为了家奴,朱明王朝获得了天命的注释权。

钦天监也对承天观进行了自己的注释。

观水——观察黄河之中,泥沙含量是否增加,第二年会不会有洪涝灾害。

观雷——观察天相变化,看看会不会是大旱,或者是水灾。

这些事情,不一而足。

这些信息,也是这些年来,南北两地,八梁三支拼尽全力,不惜代价找到的。

其中,甘家去了北方,寻找湘西留下来的痕迹。

谢家更加神秘,不知所踪。

只有他,金家等等家族,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盯上了古老的【承天观】。

【承天观】的图纸,从先秦时期就已经订好了。

建造图纸的人,是一群观气士,就连发明了五行说的阴阳家邹衍,都和神秘的观气士群体,有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关系。

到了六天故气时代,这些事情都被更新换代的“仙”所替代。

确定了这件事情,虺家大长老终于从黑暗之中走了出来,他如融化的蜡像,五官都开始移动位置,身上还黏黏腻腻的往下滴落蜡汁。

在他的身上,大量的裹尸布裹在他的身上,这些裹尸布上面用大量的香料熏过,并且还写着诸多咒文。

被如此绑定的大长老,也的确和周先虎说的,和人不太相似了。

“最后再试试成色,你,你,你,你,你们四个往前走。”

虺家大长老残忍说道,被他点名的人虽然害怕,却别无选择,他们战战兢兢的朝前走去,然而谁知道,就在他们继续朝前走的时候,阴雾弥漫。

看到这里,虺家大长老就知道情况了。

“消息没错,这里面是殷商的祭祀坑,殷商用祭祀来镇压此地的窑厂。

很好,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有了这些殷商和外面直到西夏的封印,此地应该是安全的,就算是商人的这些手段,他们也无力继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