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征战天下 第十二章 大军压境(第2/4页)

匆匆整顿一下兵马,留下细心的莫继风看守战俘与粮草,倚弦马不停蹄,领军进迫硌城,这时他还不知道耀阳已在敌军大营中走两个来回,如不是兵力实在太过薄弱,只怕已一口气全歼了崇侯虎的崇国大军。

不过无论他知道是否,挟大胜之威猛攻弱势坚城也是事在必行,如果等城内的守军重新布置,或让崇侯虎的残兵进入城内,只怕曜扬军的九万余兵马未必就真能奈何得了人家,就算最后也能破关,只怕也再无力问鼎朝歌。

回看荼安兵改身亡的前一刻,一队打着殷商旗号的败兵,先曜扬军一步入了硌城,这队残兵人数不过一千出头,且人人带伤,可衣甲整齐,刀锋剑锐,如守城兵马能细心一点,其实不能发觉其中的破绽。

硌城副将罗平本来也不是那么粗心大意的人,只是被连接而来的巨变与敌军攻城在即的压力乱了分寸,才会想也不想就打开城门,纳入了这把致命的凶器。正由于硌城副将的疏忽大意,扼守北进朝歌的最后一道雄关的门户也身曜扬军敞开,这次虽然没有青虎与聚灵石卫助战,但整场攻防战斗也如荼安的趁火打动般,一开始便结束,才接战已注定成败。

其实早在主将荼安领军出战的时候,他就开始整军布防,在他看来,其实荼安根本不应出战,只因无论崇国军传来的消息是真是假,荼安只要能坚守硌城便已是大功一件。

如果崇国军传来反击而胜的消息是真,那么硌城兵马根本就没有必要云趟这趟混水,只需坐等天明,察看战果,到时战守由心、进退自如;如万一崇国军传来的消息是假,那就更不应冒险出战,任谁也知道是必是曜扬军的奸计;可惜的是,他根本拦不住好大喜功的顶头上司。

硌城之下,倚弦长剑遥指,六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涌而上,当硌城副将罗平还在手忙脚乱地指挥布防,企图坚守待援的时候,原先混入城中的‘残兵’在背后发动了致命一击。

敌军既然敢大举攻城,那么不用说,原先出战的兵马肯定已全军覆灭,而这边打了这么久而不见崇国军前来支援,说明极有可能崇侯虎已先荼安败于敌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只有一个可能,曜扬军已获得了大量缓军,不然的话,绝不可能两线同时接敌,同时一战而胜。

怀着这样的心理,硌城守军那里还不心思战斗,加上混入城中的数千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了城门控制权,硌城副将更是在惊愕中被曜扬军的高手分尸数段,在外在强兵奔丧,内有乱阵的情况下,本就无心恋战的硌城兵马纷纷弃械跪降。

倚弦一马当先,纵兵而入,六万曜阳雄蚰如激流飞瀑,眨眼便充塞全城,纵有一部分鹜骜难驯的亡命之徒犹在顽抗不休,却是杯水车薪,难有作为,最后也是难逃一死。

也可算是久经战阵的曜扬军,不断分出一队队的百人小队抢战城内的有利位置,封锁交通,追巢绞杀残余的冥顽分子,迅速压制、消灭一切不稳定的因素。

眼看大局初定,倚弦急整五万精锐,就欲出城支援耀阳的孤军,直到这时他仍未知道耀阳的三千车骑已获得了绝不下主力大军的战绩,而这个时候,耀阳正领着大胜之师步入西门。

此役,耀阳展连环妙计,一战功成,先亲率孤军夜袭东鲁大营,以伤亡不及五千之当选折敌超过两万,再火烧连营,抓住荼安贪功冒进的心理,成功引蛇出洞,全歼硌城大部分精锐兵马,然后挟大胜之威,一举破关夺城,打通了北进朝歌的最后一扇门户。

至此,朝歌西机两身再无险可守,彻底裸露在曜扬军与西岐兵马的刀锋之下,而作为殷商最后一根救命草的五万飞虎雄师,也在这个夜晚绕过了雄关封丘,杀入了西岐军的软腹之地,正是一战未平一战起,你方唱罢我登台。

威武成王黄飞虎,支撑着殷商破败王朝的最后一根大柱,在接报封丘失守后,并没有如姜子牙想像中的挥军攻城或退守朝歌,沿牧野布防,而是兵行险着,率孤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杀入西岐大军的后方。

黄飞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切断西岐大军的粮道,令其无力进犯朝歌,不得不死守封丘,进而结聚大军,一战而歼,消灭这支殷商王朝最大的祸害,而后转战八方,平复天下,重拾昔日的辉煌。

他这一招既毒且狠,抓着封丘城内无粮草的契机,重理击在西岐的软肋要害之上,不错,千里奔援的近十万飞虎军确是疲惫之师,但西岐的留守部队也不是什么精锐雄兵,在飞虎军迅如闪电,猛若迅雷狂风的打击下,兵力分散,且大多是老弱伤残与新降士兵把守的城池应声而破,无一能稍挡这头猛虎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