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2/6页)

渐行渐远,再也听不到。其实就是听到,也不会影响坐在那里的青年,也就是韩弃。

之前什么神情,此时依旧是。

只是眼神闪过的怪异和让人难以理解的笑意还伴随着无奈。

这很难形容,是怎样一种情绪。

……

“太师叔祖,您也考虑一下我的难处好吧?”

说起来也是住持,四五十岁了。可是毕竟如今的年代,信息时代网络那么发达,社会发展节奏那么快。和尚之间说话也不可能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那么俗套了。

说到底都是各种原因出家的人,如果不然,外面的花花世界怎么可能说放就放?

当然,佛门不注重这些。

一切皆空。

不管言语举止时代怎么变,佛就是佛。

此时只有德空老和尚和住持行善在此,说话就没那么讲究了。如同叔侄的模样。

当然,只是行善。

“多少年了?佛教在发起国印度都已经绝迹……”

“是尼泊尔。”

德空还是那副面容,随口说了一句。

“什么尼泊尔?”

行善反应过来,失笑无奈:“可佛教创立的时候,尼泊尔还是属于古印度的。”

“今天已经不属于了。”

德空呵呵笑着,还带着点为老不尊的调皮,和刚刚面对韩弃甚至一直以来面对众多僧人的模样都不同。不过这并不是他故意在他们面前如此,只是历来如此。

或者高僧都这样?

“随您怎么说吧。”

行善也是习惯了,摆摆手,骤然表情严肃看着德空老和尚。

“但是恒弃属于这里,属于我们清梵寺。”

德空老和尚收起笑容,双手合十。

“是韩弃。”

看着行善,德空老和尚摇头:“他自己刚刚说过。一日未入空门,又何有法号?”

行善眉头皱起,来回踱步,骤然停住看着德空:“到底什么缘不在此,拦了快十年就是不让出家修行?外面都传您有私心,为了某种目的就是不让恒……”

行善停顿一下,开口继续:“不让韩弃剃度出家,可我不信。孩子是你捡来的,从小养到大的,俗世的情感他是你最亲的人,您更是他唯一的亲人。更别说全寺上下加起来,都不如他一人禅意悟性高,更别说外面那些花花绿绿的寺庙除了骗施主香火再无他用,开个光都是骗人。”

德空不回应,行善下意识张口要说什么,却突然有些咯脚。低头一看,叹了口气。一地散落的念珠,是刚刚,韩弃捻断掉落的。

德空慢慢睁开眼睛,看着这个住持坐在那里皱眉的样子,伸腿站起,腰有些弯曲,毕竟年岁大了。

低头蹲下,将一颗颗念珠捡起。

住持一愣,下意识要跟着一起捡。德空老和尚摆摆手,只是很慢的,手却很稳的,将念珠捡完。

二十七颗,从捡他来到现在,一年一颗,自己送的。

德空老和尚出神看了一会,嘴角弯起笑出来。只是随手拿出一条丝线,将二十七颗念珠,重新开始一一穿起。

“铃铃铃。”

突然手机响起。

住持下意识从怀里掏出手机,德空老和尚摇摇头,住持有些尴尬,不过还是背过身接通。

如今的年代……是吧。

住持有手机,也不算新鲜事了。

只是接通后,尴尬的情绪转眼而逝。尤其,接通的,还不止一通电话。

“额……徐镇长……”

“没成。师叔祖还是没同意……”

“镇长秘书?给恒弃……对对,是韩弃……”

“这个……我们还没决定,再说韩弃的佛缘还是很……”

“不能这样吧?本来我们的经费就……”

“那好吧。不勉强,随缘……”

挂断电话,住持皱眉沉思,转身就要对德空老和尚说什么,结果电话再次响起。

“您说您是……”

“啊,恒弃的研究生导师……”

“这个……我以为他回来之前处理完俗事了……”

“他和我们佛家有缘……”

“您不能这么说吧?寺院也需要人才,尤其他……”

“我们自己要不要是我们自己做决定的事,外人……”

“您这样不好吧?虽然我们的确还没决定他皈依本寺……”

“那好吧。我会转达的……”

挂断电话,住持无力回头看着德空老和尚。

“你不要,外面大把人要。”

指着手机,住持对着德空老和尚:“镇长要找他做秘书,手续都办好就等他过去了。他大学研究生导师也等他一起,那个课题他是核心。尤其听说我们根本就没同意他遁入空门,敦促我们赶紧放人。”

德空老和尚笑着:“是吗?看来这些年他出外求学,收获确实不小。”

住持失笑:“什么年代了,我的师叔祖。哪怕您年轻时候也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哪有佛门寺庙能成为清净地的?不说兵荒马乱,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好不容易太平了,有谁放着好日子不过来出家当和尚的?恒……韩弃在外面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我们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