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十四条锦鲤(第2/3页)

就在他自怨自艾之际,叶初然叹口气,“我好怀念桃花源,它还在坎山村的后山,不知道等着哪个有缘的锦鲤能发现它。”

“锦鲤?是什么?”谢临安讶异的问道。

“没什么,你听错了。”叶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咦,那是什么?

她瞪大眼睛,走到竹林的旁边,沿着一条小道走到一颗粗壮的竹子前面,居然是几颗碧绿的竹笋,这种时候居然还会有竹笋,等等,竹笋旁边居然还长着一颗树,上面结满了野生香蕉,叶初然感觉到自己的三观都要掉在地上。

谢临安顺着叶初然的目光望去,惊讶的喊出声,“八月瓜?”

他觉得自己常识都要被颠覆了,似乎哪本书上都没有描述过这种场景,夏末竹林里竹笋茁壮,竹林里居然还共生着一颗珍惜的野生八月瓜树。

锦鲤,好久不见,叶初然热泪盈眶的打声招呼,感谢锦鲤大神,她上前摘了几把野香蕉放在谢临安的怀里,迎着他呆呆的眼神,“大自然的馈赠,吃吧。”

谢临安神色木木的吃了一只八月瓜,虽说有些涩,但是香甜软糯,眼前的小姑娘已经左右开弓,地上丢了满地的瓜皮,不由劝阻道,“那个,吃多了小心肚子痛。”

叶初然嗯了一声,“我去挖几个竹笋,回去煮汤。”

两人收获满满回到马车旁,许晏已经起身坐在车上,见两人回来,不由嘟囔道,“一大早也不知道去哪里谈情说爱去了,重色轻友。”

再看到两人手中的竹笋和八月瓜,目瞪口呆,“这些哪里来的?”

谢临安瞥了他一眼,“捡的。”

许晏:“……”

叶初然用竹笋和昨晚的烤鸡一起做了竹笋煲鸡汤,众人吃得不亦乐乎,连声夸赞她手艺出众,许晏更是赞不绝口,“叶娘,你的厨艺在燕地称得上是翘楚,我也算吃遍燕地的各处酒楼,鲜有比得上你的。”

叶初然如今最喜欢的两件事情,一是有人夸奖她的厨艺,二是有人夸奖她的临安哥哥,闻言十分欢喜,“多谢许公子。”

一行人用罢早饭,再次上路,路上风景怡人,众人走走停停,叶初然更是精心照顾谢临安,每到一处幽美之地,她也会推着他四处逛逛,听他说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十分有趣。

两人的感情更是比之前又深厚许多,惹得许晏不断白眼冷对,不过他幽默又风趣,叶初然对他也不像之前那般客客气气,亲近不少。

谢临安自然十分不爽,好在去燕地也不算长途跋涉,不过半个月不到,便到了燕地。

燕地是七皇子的封地,以燕都为中心,燕都是座千年古都,地广人繁,背靠福祥山,前绕广通河,水利便利四通八达,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再加上七皇子治理有方,整个燕地百姓生活富足安居乐业,盗贼归隐路不拾遗,当真是洞天福地。

叶初然进了城便觉得目不暇接,眼睛都不够用,燕都的主道十分宽敞,巨大青石块铺就,周围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接踵而至。

尤其是各种小店,有卖首饰的,有卖胭脂水粉的,还有卖各种小点心的,叶初然坐在车里咬着手指看得聚精会神,看到兴头上,就想跳下,奔过去买些精致的点心。

谢临安叹着气牵住她的衣袖,“初然,这是在马车上,小心摔倒,如今我们已在燕地,来日方长,临安哥哥答应你,以后一定会带你来,只要你喜欢的,都买给你。”

叶初然欢欢喜喜的点头,“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谢临安无奈的揉揉她的秀发,“小孩习性。”

马车很快在一处宅院前停了下来,众人下车后,叶初然四下打量着,这是一处十分幽静的地方,红砖绿琉瓦,雕梁画柱,豪华又简洁大方,正门上方的横匾写着两个大字,许府。

许晏指了指院门,“贤弟,这就是我家了,不如先在我这里住下,等到找到房子再搬出去。”

谢临安摇摇头,“许兄的恩惠甚多,不敢再打扰许兄,我们还是去住客栈,等找到宅院,再请许兄去喝茶。”

许晏瞅了一眼旁边搀扶着张氏的叶初然,见她有些疲倦,劝道,“临安,客栈那种人来人往的地方,吵吵闹闹如何休息,就算不为你自己着想,也要为叶娘和大嫂着想吧。”

谢临安转眸望向叶初然,见她脸色苍白,不由十分心疼,又见大嫂挺着肚子神情疲惫,眼眸微垂,“既然如此,就依许兄之言,打扰之处,还望见谅,临安找到宅院就会搬出去。”

许晏大喜,“好,都依你,来人,将东院的三间上房打扫干净,作为客房。”而后引着三人往正屋走去,“阿南,命厨房准备一桌上好酒席,我要与谢贤弟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一行人走到正厅的院前,一名姿容艳丽举止端庄的少女从正屋走了出来,“七哥,你去哪里了,这么久不回来,我和大哥都等了你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