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瓮中捉鳖(第2/3页)

他一死,少了一个领头的反贼,只剩下两个。

“皇上有令!”上官云指向领头的两个人,“杀了两个反贼,赏白银万两。”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人群登时乱了起来,吼叫着朝前冲去,嘴里含着口号,护皇上,保江山,杀反贼!

上官云和李斋趁机扶着殷绯朝后退去,殷绯身子不适,不能留在战场中央,刀剑无眼,会误伤。

殷绯闭上眼,他的情况很不好,脚下像踩了棉花似的,看人和物不太真切,仿佛隔着雾一样,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他听到了李斋在叫他,上官云给他灌水,俩人当着他的面,着急道,“怎么办?他们守在城门口,咱们这点人攻不进去。”

“假如让他们在京城肆意妄为,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怎么敢这么大胆,公然造反?”李斋一连三问。

上官云比他冷静了些,“还记得皇上让你清扫朝廷中毒之人吗?定是那时候,逼的他们没有了退路,只能奋力一搏。”

其实他当时有建议过,直接从源头开始切,但是皇上犹豫了。

第一,没有证据,只是个猜测。

第二,那家不是普通人,是太后的娘家,真的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光凭猜测杀他们,太后怎么想?怕是会恨他一辈子。

为了证据确凿,以及服众,皇上最终选了先调查,再动手,这么一拖,给了他们机会。

不知道怎么认识的几位将军,竟然将三位全都收买了。

“先想办法进城,再谈其它的。”城内有兵马,驻扎在皇宫外,是为了保护皇上设立的,来硬的肯定不行。

他们既然造反,肯定想到了这点,所以他们要怎样才能名正言顺的霸权呢?

这是一个困扰着所有人的问题,知道这个,也许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殷绯强撑着睁开眼,他视线已经有些模糊,看不清谁是谁,脑子里是一些嗡嗡嗡的声音。

“不用攻城,城内有百姓,战场放在这里最后伤的是百姓。”殷绯抓住上官云的手,“还有其它官员,先护送他们去安全的地方,龙虎山!”

他说完人几乎没了多少意识,像晕倒了似的。

李斋和上官云对视一眼,皇上提到了什么?龙虎山?

他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可以是南山?北山?一定是龙虎山?

自然不可能是闹着玩的,那就是说,他有准备?

李斋突然想到上次在春秋射猎时,突然冒出来许多个黑衣人袭击了太后那边的帐篷,其实狩猎场就在龙虎山上。

难道皇上想让他们翻过去?

那要耗多少力气了?而且很多官员爬不了那么高,不小心会死人的,皇上没这么冒失吧?

俩人又狐疑起来,但是基于信任,还是带着人退往龙虎山,边退边打,大将军和征西将军那两个反贼,穷追不舍,一路上损失掉了很多人,也有些人说探探情况就没再回来,估摸着要么是死了,要么就是跑了。

来不及追究责任,又要跑,殷绯是由人背着的,换了好几个人,轮流背。

他听到了很多人的喘息声,还有那种累到极致,坐下时舒服的呻吟声,更有一些痛呼声,还有隐隐的哭声。

陡然睁开眼,他醒了。

“去叫丞相和李斋过来!”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一下,俩人还活着吗?

俩人很快过来,带着一身的伤和狼狈,山林里树枝和乱七八糟的东西多,逃命管不了那么多,身上被挂了很多道口子。

但是还好,俩人都活着。

李斋挂彩严重,因为他的监察卫是作为眼睛一样的角色,既要在前面探路,又要顾着后面战况,忙的不可开交。

丞相还好一点,他顶多指挥一下,安排人给受伤的包扎伤口,带着人躲避。

璞玉才来几天就起了作用,在和其他人商量着挖陷阱,布阵法,以及骚扰林中的野兽和蜜蜂之类的给对方添乱。

他在山林中生活了十几年,对这样的环境熟之又熟,是他擅长的领域,因为他,杀了不少敌人。

殷绯坐在地上,背靠着树听李斋滔滔不绝,喋喋不休。

殷绯知道他故意用轻松的语气形容,其实现状并不乐观。

“在担心城里吧?”他在城里有牵挂,会忍不住操心她,大家应该差不多,他们都不是孤家寡人,身后站着其他人。

不能退兵,因为一旦退,就等于反贼们空出手来,可以去收拾城里了。

所以就算处于劣势,也要将他们一直吊着,吊的远远的,一时半会去不了城里。

他一句话,让李斋成功僵了僵,坐下来,收了面上表情,心情沉重,“担心也没用。”

是的,担心也没用,因为他们自身难保了。

“李斋听令。”殷绯突然道。

李斋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