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二集 九鼎传说 第一章 阶下囚(第3/4页)

刘彻眼里闪烁着不屑的光芒,哼了声说:“物竞天择,强存弱亡,此乃万古不易之规。朕既为天下雄主,又岂能抱残守缺,向蛮族低头?”

公孙等刘彻说完,才插话道:“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我大汉的煌煌天威,总有一日能饮马龙城,永绝边患。对此微臣深信不疑!”

“话是这么说,但朕一心想对匈奴用兵,偏偏还有人在扯后腿!”刘彻话锋陡转道:“近几年,淮南王打算兴兵举逆的谣言越传越盛,不将此事查清,朕安能全力以赴地对匈奴用兵?”

“原来他找我不是为了匈奴的事,而是因为这个!”霍去病心想。经过一番拐弯抹角,刘彻终于把话引入了正题。

“还记得雷被吧?”公孙忽向他说道:“前些日我奉陛下口谕,暗中又见了他一次,查探到不少对淮南王颇为不利的东西。但归根结底仍是一些捕风捉影之词,莫说陛下,就连我都不敢深信。”

“所以,朕需要有一个可靠又得力的心腹,设法打入淮南王府查明真相。”刘彻道:“公孙向朕举荐了你。朕本来还在犹豫,恰好刘陵正有意拉拢你,倒成了一个让你顺利打入的好机会。霍去病,这差事你敢不敢接?”

霍去病稍一欠身,不卑不亢地微笑说:“我曾在那晚的筵席上当众说过,若能为陛下效力,求之不得。现在当然不能自食其言。”

“好!”刘彻眉宇一挑,说道:“朕这就册封你为绣衣使者,主查淮南王谋逆之事。但这个册封目前仅限屋里的三个人知晓,暂时还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他顿了顿,又说:“朕必须提醒你,此行不可先入为主。淮南王若当真有心谋逆,你固然要禀报于朕;但他若是安分守己,并无非分之想,你也必须如实报上。”

霍去病明显听懂了刘彻话里隐藏的意思,笑了笑道:“微臣明白。”

公孙接着说:“淮南王手下的中尉是我心腹门生,必要时你可以手持陛下赏赐的翡翠腰佩前去接头。陛下已有密诏给他,届时认佩不认人——你不会已把陛下的翡翠腰佩当了换酒喝吧?”

“关在牢里的这些天,我倒很真想这么作呢。”霍去病笑道:“如今我身为重犯,被打入死囚牢,还需要陛下给微臣一条名正言顺的开释理由。”

“释放你的理由,早已有人主动送上门了。”刘彻笑道:“你在牢里自然不晓得,前几天田玢已向公孙过问此事,要求尽快赦免你。”

“好嘛,我的面子也真够大的。”霍去病像是在自嘲:“莫非是因为微臣曾在田丞相开的客栈里住过两晚,他有心救助我这个新主顾?”

“他是受了刘陵之托。”刘彻阴沉一笑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朕的这位堂叔既然想做番大事,又焉能错过一个能抵匈奴十万雄兵的人才?

“何况,刘陵并不清楚抓你是朕的主意。她满以为通过田玢压制公孙,救个寻常草民应是轻而易举。”

“所以陛下已决定顺水推舟,把这个人情送给田丞相。”公孙接着说道:“但为了取信刘陵郡主,还要委屈你一下。到时我会下令将你驱逐出长安,永不准入仕。等你走投无路,刘陵自然会抓住机会再施恩惠,把你拉拢到她父亲的门下。”

刘彻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至于你的三个朋友,朕也会妥善安排。高凡和鲁鹏简拔进新组建的御林营;厉虹如去做北军射声营的教官。他们便不随你同行了,也免得人多坏事。”

这是把厉虹如和高凡、鲁鹏扣作了人质啊。霍去病心里亮堂似镜。

“霍去病,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么?”看话题差不多结束,公孙问道。

“我想在开释之前,到国史馆查找一些记录,请陛下恩准。”

“你要去国史馆?”霍去病的要求让刘彻也是一怔:“你想查什么?”

霍去病当然不可能对刘彻说出真相。他要寻找的,其实是一只石盒,一只连北斗宫都梦寐以求的,盖上刻有日月星三光图符的石盒。

数百年前,这只石盒一直被秦室宫廷珍藏,后来转而安置在阿房宫内。

近百年前高祖刘邦率大军攻入咸阳,平阳侯曹参身先士卒第一个杀进阿房宫。再后来霸王项羽占据咸阳,一把大火将三百里繁华宫宇付之一炬。那只石盒的下落便也从此成谜。

十几天前,霍去病冒险潜入平阳公主府查阅曹参笔记,终于发现这只石盒的下落。

当年果然确为曹参所获,后献予高祖刘邦。如今,他需要的就是从宫廷文献里进一步寻查石盒的线索,完成连青衫人亦无法办到的壮举。

“查一本北斗宫失落在中原的古书。微臣曾听师父说起,它有可能已被留侯张良进献于高祖皇帝。”霍去病说谎时的神情,自然到让别人以为他正在慷慨陈词,痛诉心曲:“如果真能找到,微臣也只想当场翻阅一遍,便已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