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战火北策,三代名将(第3/4页)

东南方面军,东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三大方面军,从三个方向进攻北策府。

尤其绝望的是,北策府的三个方向,全部是大律的领土。不妨这么说,北洲的北部,中部,全部被大律占领了,唯一没被占领的,只剩下北策府。

从北洲地图来看,大律的黑色像不详的乌云一样,填满了百分之八十的北洲,北部被荡平,中部被扫平,唯独剩下南部少许地方还的其他色彩。

代表北策府的红色,在地图上的黑色包围中,尤其扎眼,犹如死活不肯走的钉子户。

三大方面军,自然单设本部大本营。不过,真正的前线大本营,其实是在西南方面军侧后翼八百里的地方。

前线大本营恰好设立在边境,是大律国境范围。距离前线有八百里,完全脱离前线,是一个从军事角度来说,绝对没道理的存在。然而,却偏偏固执的古怪的耸立。

这个大本营是在一个小县城中,不知是为了保密,还是为了安全,早已把县城中的百姓统统都疏散一空。

一路三万精锐作为护卫,沉稳的护卫,在城里城外严密巡逻。从这些,或许能察觉此处的一些端倪。

武帝放出的罡气屏障,隔绝了声音。于是,也就没人能听见县城衙门中,隐隐传出些许的争执。

“陛下,御敌于国门外,才是最好的战略。”一名气度不凡,气质温润恬淡,又蕴藏钢铁气质的男子充满很复杂很多种气质,如此对律帝说。

一名年纪显然不小,发色灰白,却依然站得好似标枪的男子反驳:“北陆侯,我和你说的不是这个,我仍旧认为,对战灵军采取小股的灵活战法是最好的。”

这年纪不小,却极有个人魅力,也极有大气度的男子摇头:“武侯,我不否认小股战法,但我认为,大会战才是最需要的,最适合的。”

一个北陆侯,一个武侯。

难怪此地大本营如斯严密,若被外人知晓大律过去一百多年来的两大名将都聚集在这里,只怕早就哗然震动了。

武侯,是八十年前大律最出色的名将,是五百年来,唯一一个作为主帅指挥过三次百万规模级战役的名将。尤其难得的是,武侯是皇族后裔。

北陆侯,是武侯之后大律最出色的名将,一生当中大小战役过百次,从无败绩。被公认为九洲第一名将,被认为是五百年来最出色的名将。

律帝神色不动,看向一名青年将领:“夜放天,你说。”

若有外人,只怕要晕上半天。

夜放天,本是大律这一代最出色的名将之一。参与大律最近二十年来的几乎所有战事,平定蛮国之战,一统之战。是大律新一代高级将领中,寥寥几个有大军团决战经验,也能统御大军团的将军。

尤其难得的是,夜放天本身修为不过斗罡境,按说没资格担任大都督,却是凭着过人军事才华和战绩,被破格提拔的。

所有人都以为武侯北陆侯坐镇大律军机堂,所有人也以为夜放天在坐镇南方。竟然没人知晓,大律的三代头号名将,竟然悄然云集在前线大本营。

“末将以为……”夜放天沉吟道:“武侯和北陆侯的策略都没错,就末将个人来说,更倾向小股作战。分散兵力,迫使王策分散战灵军。”

“前提是,情报没错。战灵军真的需要大量灵石作为后勤补充。”他看向扈宝。

扈宝指着卷宗:“战灵军持续作战,需要灵石补充。北策府和北唐,把灵石当成战略物资收购。从许多线索推测,情报应当无误。”

律帝沉思,忽然道:“如何能迫使王策入我国境投放战灵军?他潜入后,有什么策略能找出他的行踪,并围堵住他?”

“难。”北陆侯不是惜字如命的人,却也只能这么评价律帝的斩首战术:“从锦营情报看,王策狡诈滑溜,很难斩首。”

律帝是人皇,王策一旦入大律境内,被他堵住,那斩首战术一定成功。律帝相信,是因为他以为王策还是琉璃境。

北陆侯淡淡道:“大会战和小股作战,各有各的好。我认为,大会战能迫使北唐出动大军驰援,必会放缓在东洲的扩张,有助削弱北唐。”

“若能一口吞下北策府和北唐军主力,东洲将再无抵抗,从此尽入囊中。”

夜放天眼睛放光,仔细端详地图,他真没北陆侯老辣,不愧是九洲头号名将啊。

武侯没吃惊,显然是看到了,他摇头反驳:“北唐吞并东宁,横扫东洲中部,本土军和仆从军兵力已高达四百万。这数目,仍在快速增加,估计……”

一顿,他看了扈宝和一名军机参谋一眼。扈宝说:“未来半年,北唐兵力将达到五百万以上。”这是情报集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