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各方震动,如日中天的征兆(第2/2页)

重要的是,要阻止大律,就只有参与争霸。并且,这不仅仅是王策的意愿,也是纪千败等人的意愿。

大律在未来三五年后,必定会面临北策府这一个注定的对手。包括律帝在内,大律君臣关心的自然就是北策府的两大最致命优势。

武帝,以及神秘的战灵军。

这不是所谓潜在的对手,而是已经摆上台面的对手。如果不是有三年和平协议,早就开打了。

八大武帝迟早要去找武神,威胁只是眼下的,律帝不在意。真正要命的,是神秘的战灵军。

正如军机堂各位大佬的深沉:“在与北策府交战之前,一定要摸清战灵军的底细。战灵军的各种相关情报,以及战力等等,必须要刺探出来。”

锦营给力,大律是最了解战灵军的,但其实也不多。大律军机堂绝对不想和一个未知底细的敌军交战,没人想这么干。

扈宝估计很郁闷,王策基本很少动用战灵军,就是想刺探也没机会。除非把王策给绑架了严刑逼供。

所以,扈宝沉默半晌,给了一个最可靠的建议:“若然想要刺探战灵军的情报,那就要从战场着手。北策府的下一步必定是小郎国和小云国。”

扈宝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他没说完,但包括律帝在内,全是眼睛一亮:“不错,就这么办。”

“派人暗中接触这两个小国,设法促动他们与北策府交战。”律帝凝神交代:“哪怕为此付出一些援助和许诺,也可以。并且暗中派人协助指挥作战。”

“陛下英明!”首辅大赞,这一来,一边能揭开战灵军神秘面纱,一边也能延缓北策府壮大的步伐。

律帝看天。这时正是金秋时节,烈日当空。他隐隐看见,北策府如日中天的征兆。

……

吞并赵国,标志北策府正在谋求扩张壮大,并参与天下争霸。

对有心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

赵国一丁点的硝烟都没有萌生,转眼就被一口吞下。一个小小的罪州,就吞下了坐拥二十七州领土的赵国,绝对是蛇吞象的经典之作。

蛇吞象,需要足够的实力,足够的胃口,乃至充分的消化能力。最重要的,是充沛的野心,非要认为是雄心也无妨。

不论人为制造多少的分歧和含义,野心和雄心本来就是一回事。

已投效北策府的文人和武者,无不欢呼雀跃。外人怎么看,但对于他们本身,北策府的雄心和实力,才是最切身的利益。

大律在北方战场的决定性战役,正在飞速的扩散影响力,也正在震动九洲。

天下第一强军一旦出手,果然实力非凡。北方战场的今次战役,是决定性的,蛮国覆灭基本已成定局。

燕国凌国等北洲各国,无不感到菊花一紧。大律拾掇了蛮国,就好比北唐肃清了来自背部的军事和武力威胁,就能一心一意的对中南部展开攻势了。

不论大律和律帝被王策调戏多少次,这始终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九洲唯一能凌驾上等之国之上的超级大国。

一旦失去蛮国的牵制,一个蠢蠢欲动的大律,就隐隐让人感到乌云盖顶的窒息压力了。

蛮国惨败,也是一个相当明确的信号。

燕国和凌国心知绝对不是对手,只有拼命的拉拢盟国,组成一个联盟。

东洲的北唐各国,获知北方战场的情报后,也在第一时间加紧了战争步伐。北唐密锣紧鼓的筹备对大世的战争,南部三国更加是加快了互相征战的节奏。

海洲的上荣和大宣也不再恋战,拼命的以扩张领土和人口为第一要务。

除了王策,没人淡定得起来。王策的淡定,是来自战灵军的底气。

战灵军是不需要人口,不需要根据地的。就算北策府被摧枯拉朽的暴掉,王策也能大剌剌地拍拍屁股,转身就去大律境内玩武装示威,顺便向大律展现什么是新时代的“三不男人”。

经过多次人界鬼界的大战后。

复活满编的曹魏军团,还剩下十五万大军,是三级中阶军团。

还未满编的蜀汉军团,暂时有大约十万大军,是三级下阶军团。

青铜壶储备的四大意志武帝,以及多名武宗的精气魂,足以复活一个完整的朝代军团,尚且有余。王策还没决定复活哪一个朝代军团。

据说大律能轻松动员五百万,甚至八百万大军。

王策忽然发现,并相信,他绝对很有必要多储备一些武帝的精气魂。

也许是巧合,九洲的这一天,无数武帝都身不由己地感到一种寒冷,用力的扯了扯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