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吞并赵国(第2/2页)

女武尊代表的是武力,取来的是九五袍,寓意神化高手旨在保护帝王,而不是仗着武力胡作非为!

三人陆续折身回来,转为呈交给了流无瑕。

流无瑕这才翻身下马,亲自上前搀扶起赵国皇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步骤。

是亲自搀扶?是示意手下搀扶?甚至还是无视?这各自寓意的是受降者对归降者的态度,也代表了北策府对赵国的态度是安抚与融入,而不是排斥和打压。

可以说,受降过程当中,最重大,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这一个环节。关系民心,关系宗派世家的选择,也关系统治。

一套受降仪式完成,王策示意的握拳用力向天一挥。蜀汉军团的魏延等将领飞快响应,发出震天的呼啸声。

魏延等将领带头,五万蜀汉军团的将士也在同时发出了山呼海啸的声音,仿佛在庆祝。

……

赵国归降,也有许多要处理的琐事。

戴霖和苗绪川亲自过来,也不全然是为了受降仪式,更多的是为了接管赵国的政务和军务。

赵国的帝王三宝到手,奈何北策府还没建国,所以小丫头也无法汲取这里边的能量,只好暂时存放起来。等开国之后,再汲取也不迟。

赵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北洲地广人稀,人口密度不如东洲。赵国人口大约千万,疆土大约是四省二十八州,其中一个俨然正是罪州。罪州以前是无主之地,不过,名义上是归属赵国。

要不,王策怎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才占了罪州自立,马上就吞并了赵国,心理上肯定多少是有点尴尬的。

不过,在北策府的战略来说,吞并赵国,率先打通与北唐的通道,是必须的,也有很大的实质意义。毕竟北策府所需进口的粮食等物资,多数是从北唐来的。

好在王策策划黄金大劫案之后,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故意用错词的)招摇的把黄金带回来。

这让各路商会都眼热这批黄金,想方设法的运输各种物资前来北策府交易。所以,北唐提供的物资比例,正在呈现减下降趋势。

其实,与其说是打通和北唐的通道,倒不如说是和王策这个西北王的统辖范围接壤。毕竟现在北唐的西北四省都划入了王策的西北路战区。

虽然说西北路很怪异,麾下精兵悍将无数,成立了快一年。结果主将却从来没来过,一直在外飘,这种现象当真是诡异。

吞下赵国,这一条通道,也就算是通了七成。剩下的三成,就要吞下赵国东南方的小云国和南方的小郎国。

赵国的地理较为复杂,也因现实需要,很难穷兵黩武。加上小国往往很难抵抗大国的侵略,赵国虽是人口千万,却只有大约十多万的总兵力,修为还不错,但战斗力就很值得磋商了。

王策麾下有郭少潜这位练军行家,许多事也就好办了一些。此处必须要指出的是,郭少潜虽是北唐人,却没有任何北唐的职务。实际上他暗中已经被划入了王策的西北路,这就是心照不宣的事了。

政务,军务,乃至宗派和世家,各种琐事层出不穷。

好在王策辞去北策府所有职务,是一个明智之举,直接当了一个甩手掌柜。也就是在修炼之余,复活战灵之余,偶尔抽点时间来见见赵国的宗派和世家,略微安抚一二就是了。

纪千败等人也相当淡定。虽说堂堂武帝卷入这种世俗之事,实在有点没格调。不过,他们都这份上了,也不在乎。

帝冕和人王是衰老了,不可能突破了。纪千败突破之后,就不必再谋求什么了,专心修炼剑神三式就是。这三位,就不必参悟武神卷了,也能帮王策干点活,比如混个双花红棍的名堂。

那一册武神卷,王策是交给帝冕,主要给牧野等人参阅。当然,其他外人,取得参悟正品资格的也能参悟。所以在鬼界开诚布公之后,王策果断把武神卷交给帝冕。

不过,剩下半册,王策一直携带在身上,无关信任,纯粹是本能的危机感。

一旦知晓三册武神卷聚全没准就能参悟武神之境。王策就再也没把一册半武神卷全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