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卧底(第2/3页)

到得地头,兰儿首先惊呼起来,原来眼前的寺庙从上到下全部以金箔贴饰,怪不得名为“金阁寺”。艳阳高照,和风煦暖,金币辉煌的寺庙悠然倒映在绿水之中,寺顶得金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整个寺庙装饰的非常典雅精巧。叶昊天跟着柳生恕仁往前走,径直进入金阁寺内。金阁寺底层的“阿弥陀堂法水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蒲团,总数不下千余个,正有不少善男信女顶礼膜拜,听经诵佛;二层的观音殿则比较清静,据说是达官贵人,妃嫔诰命礼佛还愿的所在;三层的“究竟顶”则属于金阁寺的禁地。是匡玄大师平日静坐参禅的地方,一般人不得允许无法入内。

柳生恕仁停在了“究竟顶”的大殿之前,请小沙弥进去并告,说是汉使来此拜访。

时候不久,一个身材高大,鹤发童颜的老僧出现在门里,向着众人招手道:“难得故国有人至此,老衲不胜欣喜,快请进!”然后手指柳生恕仁道:“你这小娃,半年时间都不来一次。怎么回事?”

柳生恕仁一面迈步进殿,以免答道:“师傅又不是不知道,这半年我一直奔波在外,还不是为了寻找失踪四十年的国宝‘八尺琼曲玉’嘛!”

老僧双眉一扬,问道:“有眉目了吗?”

柳生恕仁“嗨”地一跺脚:“连个鬼影子也没有啊!埃,别提了!‘八尺琼曲玉’还没找到,另一件国宝‘天从云剑’竟然又失踪了!你说这是怎么了?”

老僧难以置信地望着他。道:“‘天从云剑’由天皇交于足利大将军掌管。将军府高手如云,防守得十分严密,什么人有那么高的功力,可以在大将军府来去自如呢?”

柳生恕仁苦恼地答道;“就是说嘛!大将军差点气晕了,没少将看守的人严刑拷打,可是至今没有一点头绪。唉!流年不利阿。三大神器竟然丢失了两件!”

老僧也跟着叹了口气,然后安慰他道:“幸好最重要的国宝‘八尺镜’由天照大神庇护着,不然,那可就真地麻烦了。”

叶昊天又一次听到了八尺镜的名字,不由得心中一动,仔细倾听两人的每一句谈话。

几个人一边说一边来到大殿中央,各自找了块厚厚的蒲团作了下来。

叶昊天望着面前的老僧。感觉对方很是亲切,于是问道;“大师离开中土好久了,有没有想过会去看看?”

老僧神情微变,接着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淡然一笑道:“万事皆空,万法缘灭,往者已矣。唯余三宝。回去如何,不回去又如何?”

叶昊天听他说话的空气很淡然,可是身上蓬勃的血脉却似乎隐含了一些别的东西,于是接着道:“我奉大明皇帝之命来此,不出一月便当回去了,如果大师想回去看看的话,不妨搭乘‘郑和宝船’跟我们一起走。”

老僧的心跳明显被他自己抑制住了,可是手足的血脉却激荡不平,面上的神色也不太自然,沉默了良久才摇摇头道:“算了,老衲来此为的是弘扬佛法,如今宏愿为成,无颜回见江东父老。”说到这里他听了下来,望了叶昊天一眼,问道:“皇上身体如何?新皇还没有登基么?”

叶昊天奇怪他怎么忽然问起这个问题,当下答道:“皇上老当益壮,本来还可以多做几天,不过诏书已出,明年便要传位于太子了。”

老僧若有所思地停了片刻,然后接着问道:“百姓的日子怎样?东南沿海的匪患还没有除尽么?”

当着柳生恕仁的面,叶昊天不好直接说出倭寇一词,于是随口答道:“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苦,匪患也愈演越烈了!这也是本使来此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老僧似乎增加了心事,顿时沉默了下去,面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柳生恕仁明白两人的言下之意,越来越觉得尴尬,于是将头转到一边,看着大殿立柱上雕刻的一行行对联,借以舒缓心中的难过。看着看着,忽然一幅对联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念道:“‘匡世真才蝴蝶梦,玄门青灯古佛前’,师傅,这是你名字的来历吗?”

叶昊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首先看到的是玄字,然后才是对立的匡字,不由得脱口而出道:“玄匡,匡玄……好名字!”

旁边地兰儿忽然娇躯一震,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似乎急切很想说话,可是又不敢贸然出口。她以焦急的目光看着叶昊天,同时暗暗的将一道神识透了过去。

接到兰儿传来的神识,叶昊天的脑中顿时“嗡”的一声,眼前骤然浮现出几个大字:“匡玄,玄匡,朱玄匡,朱英!监天尺!”面前的老僧竟然是朱英?会是他么?身负监国重任的朱英怎能独自一人跑到这里来?而且一呆就是二三十年!他来这里到底想做什么?这么多年下来,难道还没有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