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页)

公社这次来的是妇联的郝主任,还有妇联的两个干事。

来的时候,队里的舞台已经搭建好了。

为了不耽误劳动,演出时间依然是下午下工时间。

好在夏天,太阳落山晚,还挺亮堂的。

知道又要演出,队里的社员们老早就积极的聚集在了村里的小广场上面,等着看演出。

苏曼如同那天一样,做了一个旁白开场,李春花他们就上台了。

“这小姑娘也是你们大队部的干部?”郝主任问道。

郭大队长笑道,“算是。”

现在苏老师做的事儿和大队干部也没差了,他觉得也算是大队部的一份子了。

他甚至心里想着,有空职位了,就把苏曼给安排进去。

郝主任道,“看她这气质,挺不错。”

台上已经开始演了起来。

因为已经有经验了,所以这一次演出更加自然。李春花将恶婆婆形象演的入木三分。看的下面一堆人咬牙切齿的。

连郝主任看了都气红了脸,“这样的人真是不少。上次在莲花大队就看到过一个,比这还恶!”

故事情节进行到宋玉华被公社妇联干部教育之后,离开恶婆婆毒丈夫,加入了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成为一个坚韧不拔的女干部的时候,郝主任欣慰的点头,“要是这是真的就好了,我教育的那些女人,没一个乐意改变的,宁愿在家里被丈夫继续磋磨,也不乐意站起来。”

最后故事结束之后,郝主任跟着大伙儿一起鼓掌,“演得好,这个故事好。很有教育意义。”

紧接着第二个故事上场,郝主任又是一只抹泪。

刘三婆真的是爱惨了自己的儿子,将花子娘那爱子如命的情绪演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郝主任就想到自己以前接触的那些老母亲,不管儿子怎么磋磨她,都不乐意让公社的人教育她儿子。

看到最后儿子儿媳妇醒悟之后,郝主任还问道,“这花子娘到底死了没?”

郭大队长也问过苏曼这个问题。

苏曼是这么告诉他的,这是个开放性结局,让大家有想象的空间。有些人希望儿子儿媳妇一辈子活在悔恨当中,那就当花子娘死了。

有的人喜欢大团圆结局,就当花子娘还活着。

于是郭大队长就问道,“郝主任觉得呢?”

“应该是活着吧。”

“还真被猜对了。”郭大队长笑呵呵道,“没死,活着受到儿子儿媳的孝顺,一家和和美美。”

郝主任也高兴了,“我就说嘛,这种事儿肯定要大团圆结局。”

最后有是陈银环演的孤儿故事上演。

郝主任对这个也是感同身受,公社妇联一直想要关爱这些孤寡儿童,可是能力有限,就让大队部这边自己照看。

但是大队部其实也管不过来。如果队里这些社员们能够和故事里面这样帮一把,那真的是减轻不少负担,也能照顾的更细致。

郭大队长道,“这里面有三个娃娃是姐弟关系,他们也确实是我们队里的孤儿,没爹没娘,不过队里的社员们对他们都好啊,和这故事里演的一样,帮着修屋顶,挑水。这些娃也懂事,也帮着大伙捡柴火。大家都和和美美的。”

听到这话之后,郝主任更是高兴道,“郭队长,你们队里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真是没话说,我一定要和书记反应这个事儿。”

郭大队长心里偷乐,脸上还是一板一眼道,“都是咱的工作职责,应该的,应该的。”

故事落幕之后,郝主任当即就拍板,要找公社书记商量,将这些演员给拉出去继续演。

原本是准备自己找人演的,但是看到这些人演的之后,郝主任觉得演的已经很好了,再找也不一定能演的这么好。所谓一事不劳二主,就干脆找这些人继续演算了。

这种事儿对大队有好处,郭大队长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作为一个干部,不能不为自己队里的社员们争取福利。

这出去了少干了活,地里收成是不是有影响。

这拉出去了是不是算工分,算工分,但是没干农活,这对其他的社员们不公平。

要是不算,人家演员也不乐意啊。

他憨厚的一笑,搓了搓手掌,“郝主任啊,咱这工作任务也挺大的。这些人出去了……”

郝主任也是过来人,白了一个眼,“给补贴。公社有补贴。每人一天补贴六两玉米面。”

哎哟,六两玉米面可不少了。这要是煮成糊糊,够吃了。

郭大队长立马乐呵呵的答应了。

等送走了郝主任他们之后,郭大队长立马让苏曼把李春花他们给找来了,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这可是关系到咱们队里的脸面的事儿,大伙儿都要好好干。别到时候让人挑出错来。”

大伙儿都面露激动。

这可是大好事啊。还能得补贴,能多吃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