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统 第1338章 为难(第2/3页)

长孙伯渊又哪能领会不到上官秀的善意,他深受感动地向上官秀深施一礼,说道:“伯渊谢殿下隆恩!”

上官秀向他摆了摆手,他举目望着起火的寝宫,幽幽说道:“人死灯灭,皇图霸业,转眼成空。”

正说着话,一行人快步走过来,为首的一位,正是张九维。张九维来到上官秀近前,躬身施礼,说道:“微臣参见殿下!”

见来人是张九维,上官秀笑了,扬头说道:“张大人不必多礼!”

张九维道谢后,又毕恭毕敬地向长孙伯渊施礼,说道:“微臣参见王爷!”

长孙伯渊走上前去,亲手把张九维扶起,感叹道:“快快免礼!张大人对本王之恩情,本王不知要如何报答。”

当初长孙伯渊战败,之所以会跑到风国那边,正是张九维给他出的主意。

当时他心里还颇有顾虑,当他还是大皇子的时候,风国或许会对他礼遇有加,而现在他只是个战败流亡的皇子,跑到风国哪里,还焉有命在?

不过,张九维却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他到了风国,风国一定会善待于他。

事实上,和张九维的推算一模一样,上官秀的确给了长孙伯渊极高的礼遇,甚至还赐封他郡王的头衔。在长孙伯渊的心目当中,张九维于他亦师亦友,更是他的恩人。

张九维笑道:“王爷言重了,这不是折煞微臣吗!”说着话,他又向上官秀欠了欠身,说道:“王爷要谢,也应该谢殿下才是!”

上官秀仰面而笑,张九维这个人太会做人,在为人处世上,让人找不到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张九维恍然想起什么,转回身,向后面招了招手,叫过来一名年轻将领,他对上官秀含笑说道:“殿下,这位便是助我军打开北宫大门,开国元勋武侯之后的梁英梁将军!”

上官秀闻言,目光立刻落到梁英身上。

梁英快步上前,屈膝跪地,叩首施礼,说道:“罪臣梁英,叩见殿下!”

武侯之后,这可真令人意外。上官秀问道:“既是武侯之后,为何会在宁南?”

梁英保持着跪地叩首的姿态,低声说道:“百余年前,梁家先祖从风国移居到宁南,今日罪臣投诚,只为能落叶归根,继承武侯先祖之衣钵,报效国家,报效正统!”

“报效正统,这话说得好。”上官秀走上前来,把梁英扶起,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我两家之先祖,乃是至交,皆为大风的一统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今日梁将军回归正途,再次为大风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辱先祖之威名啊!”

上官秀的话,还有上官秀的举动,都让梁英深受感动,在上官秀这里,他感觉自己不像是个临阵倒戈之人,更像是个离家在外许久的浪子,现在终于又重回故土。

他垂首哽咽道:“罪臣愿为当年先祖的叛国投敌赎罪!愿为大风,为陛下、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上官秀笑道:“梁将军乃元勋之后,即有忠君爱国之心,又有建功立业之举,现在就不该再以罪臣自居了。”

“末将谢殿下隆恩!”说着话,梁英又要下跪。

上官秀把他托起,说道:“梁将军不必多礼。”稍顿,他问道:“梁将军在宁南,担任的是护卫营总统领一职吧?”

梁英老脸一红,低声应道:“是的,殿下。”

“暂时委屈梁将军,还是担任护卫营总统领一职,等天京的局势彻底稳定下来,朝廷自会对梁将军论功行赏。”

上官秀目光深邃地看着梁英,说道:“这段时间,天京城内的治安,就全都依仗梁将军了。”

“殿下有命,末将责无旁贷,末将及护卫营全体将士,必誓死保卫天京,保卫大风基业!”

“哈哈,说得好!”上官秀大笑。他抬了抬手,赵晨走上前来,躬身说道:“殿下。”

“令人把寝宫之火扑灭,免得殃及其它殿宇,还有,着人在皇宫内巡视,确保皇宫各处,完好无损。”

早在进攻皇宫之前,上官秀心里就有打算,以后的风国,天京很可能会取代上京,成为风国新的都城。

风国的本土太偏东,而东面又都是大海,是条死路,无处可扩张,以后风国的重心,必然会逐步转移到宁南地区这边,扩张的方向,也会是宁南地区以西。

在这种情况下,上京就显得太过偏远,而把都城设在天京则正合适。

现在尽量保持天京皇宫的完好无损,以后也可省下一大笔的修缮费用。

赵晨领命而去,长孙伯渊向上官秀说道:“殿下,我也过去瞧瞧吧!”

“好!”上官秀点头应允。等长孙伯渊离开后,上官秀带着张九维、梁英等人走进太和宝殿,说道:“现在长孙伯昊已自裁,宁南的朝廷,名存实亡,但宁南地区,却不能无人治理。张大人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