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野物语remix A part(第3/14页)

六十七

早池峰以外的地方,也有不少关于安倍贞任的传说。

从土渊村与栗桥村的境界——从前称为桥野村一带的登山口往上攀登两三里路的山中,有一片平坦辽阔的高原。

这一带也保留了贞任这个地名。

传说安倍贞任曾经让马匹在那里的池沼消暑,或是贞任曾在那里扎营。让马匹消暑,指的是让奔跑后发热的马匹浸泡四肢休息。

贞任高原视野极佳,可以瞭望陆中(译注:陆中,日本旧国名,为现今岩手县的大部分,及秋田县的一部分)的海岸,甚至是水平线。晴天的日子,从这里眺望东海岸风光,实为绝景。

六十八

土渊村有些人家自称安倍氏。这些人家据传是安倍贞任的末裔,在以前非常兴旺,现在仍是村中数一数二的富豪,并拥有许多马具、刀剑,屋舍亦十分宏伟,四周环绕着盈满了水的壕沟。现任当家是安倍与右卫门,担任村会议员。

除了远野之外,还有许多据说是安倍贞任子孙的人家。

像是盛冈的安倍馆附近,也是安倍氏遭到灭亡的古战场遗址厨川栅一带,似乎也有继承安倍姓氏的人居住在那里。

从土渊村安倍家往北四五町(译注:一町约一百零九点零九米),小乌濑川的河湾处有屋舍的遗址,称为八幡泽馆,据传是八幡太郎义家的军营遗址。从这里前往远野城镇的途中,有一座八幡山,这座山对面八幡泽馆的山峰上也有屋舍遗址,据说是贞任的军营遗迹。

两处屋址相距二十余町远。

据说这之间的土地有许多箭镞出土。这些证据补强了两军营在过去彼此射箭,进行过激烈攻防的传说。

此外,两处馆址的中间,有处叫似田贝的聚落。

似田贝(nitakai)这个地名,我认为是来自于阿伊努语中意味着湿地的nitato。因为下闭伊郡小川村也有叫二田贝(nitagai)的字(译注:字是日本町和村底下的行政区划,分为大字和小字,小字一般单称字),并且在关西地方,地名叫nita或nuta的地方,也都是湿地。这一带从前似乎也是如此。据说安倍贞任与源义家争战的时代,似田贝一带芦苇丛生,地面泥泞软烂,走在上面甚至会左右摇晃。不过村名另有由来。

有一次,八幡太郎义家经过这片芦苇原。

结果他发现有大量疑似粥品的东西置于此处。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自己人的,但总是兵粮无疑。八幡太郎问:

“这是熟粥(nitakayu)吗?”

当地人说,村名似田贝(nitakai)就是从这熟粥(nitakayu)转变而来的。

似田贝村外有条小河叫鸣川,小河对岸就是足洗川村。传说村名是源自于源义家曾在鸣川洗过脚。

远野四面环山。群山深处居住着山人。

山人的外形像人。

但据说他们不是人。

比方说——

从远野乡要出海,必须先翻山越岭。若要前往田滨或吉利吉里等海岸,从山口村进入六角牛山,翻越笛吹岭,是最快的途径。人们会用马载上米粮、木炭等物资,进入山中,翻过笛吹岭,然后载运海产回来。山口这个村名,就意味着山的入口。因为极有效率,这条山路自古以来就受人重用。

然而——

到了近年,这条路却渐渐荒废了。

因为据说试图越岭的人,一到山中,就一定会碰到。

碰到什么?碰到山人。

这条路上有山男和山女。

它们似乎非常可怕。

遭遇山人的人惊恐万分,而只是听到转述的人,也吓得哆嗦不止。往来的人愈来愈少,不久后行人稀疏,终至再无人影。因为太多人害怕走这条路,人们只好另辟蹊径。

不管再怎么害怕,如果没有路可以前往海边,生活会出问题。因此人们在和山这个地方设了驿站,开了条从境木岭翻山的新路。

据说现在都走这条路。

因为必须迂回两里路以上,绝对不能说方便。

这反映了——

山人就是如此骇人。

九十二

这是去年的事。

土渊村有十四五个孩子结伴到早池峰山去玩。

他们在山里玩了一整天,回过神时,已是日暮逼近的时刻了。

孩子们心想天色暗了很危险,便连忙赶着下山。事情就发生在他们总算快来到山脚的时候。

孩子们碰到一个块头高大得吓人的男子,正快步爬上山来。

也许是因为天色昏暗,男子看上去一团漆黑。来人眼睛炯炯发亮,肩上背着一只像麻料的老旧浅黄色小包袱。孩子们说那模样吓人极了。在这种时刻往山中走去,本身就不寻常。违反常理。

一名胆大的孩子问他要去哪里。

“去小国。”

男子回答。

但那条山路怎么想都不是去小国村的路。方向完全反了。男子是在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