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儒家教育(第2/2页)

不是质疑忠诚,而是受限于家族的影响。

相比起来,闻仲孑然一人,无妻无子,比干就是王室中人,才可托付重任。

“很好!”

顾承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第二卷儒家之道,递了过去。

武平乱世,文定江山,天枢十二卷中,即便是后来居上的墨家,受到的重视程度,终究还是不如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道。

顾承首选兵家之道,是知道王朝末年,首重兵力,没有兵权在手,其他一切都是虚妄,再起儒家之道,则是为了江山稳固,让大商王朝变得中央集权,名副其实。

闻仲接过儒家之书,心领神会:“臣不仅传授兵法之道,更要教导他们为国为民,尽忠尽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洗脑也是。

这批现在的孩子,未来的贵族,才是制度改变的根基,至于他们的父辈祖辈,若是食古不化,自然要被淘汰。

顾承点点头,突然问道:“西伯侯姬昌到了吗?”

闻仲答道:“十日前已至,四大诸侯,他是最快来的。”

来得最快,不见得是忠心,还可能是野心与试探。

帝乙托付之时,曾言及四大诸侯的危害,闻仲第一个呼应,正是因为他也看出来了四大诸侯和大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无法真正的和平共存,此次登基大典,表面上是庆贺新的帝王继位,实则也是一次试探。

如果大商强,则诸侯蛰伏,如果大商弱,那么昔日成汤如何反的夏桀,今日就能再度上演。

顾承唇角微微一扬,关心起下一代来:“姬昌的儿子们可曾跟来?”

闻仲道:“只带了长子伯邑考。”

“朝阳山对他敞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