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8章 道德与法律(第2/2页)

听到这里,非法家人都觉得方运的话通俗易懂,把相关的东西讲得很明白。

但是,众多法家人的情绪出现明显的波动,因为他们隐约觉察到方运的目的。和之前的反对与质疑的情绪不同,这次许多法家人竟然隐隐期待。

方运继续道:“我们谈完了法的来源,谈了法律受什么影响,那么,我们现在应该考虑,谁能制定法律,法律为谁制定!”

在众人的期待中,方运却突然话锋一转,道:“在谈制定法律之前,我引用韩非子韩圣在《五蠹》中的一句话,‘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这句话的前文在说,韩非子认为,原始时期,有巢氏教人在树上造屋,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所以人们尊敬爱戴他们。但是,若是到了夏朝,还有人用古老的方法造屋,在钻木取火,一定会被大禹嘲笑。如果到了商周,还有人认为治国第一要务是治水的话,必然会被商汤和周武王嘲笑。那么,回到这句话,如果现在还有人推崇尧、舜、汤、武、禹等人的治国之道,一定会被现在的众圣嗤笑。真正的圣人不会期待照搬古代的方法能解决一切,不会完全遵循陈规陋习,而是应该根据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国之法。”

“那么,我想问诸位,韩圣在说什么?”

没有人回答,所有人都瞪着亮闪闪的眼睛看着方运,想要得到答案。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方运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会场响起,直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