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4章 《长夜》(第2/2页)

“这首诗若不论深层的诗意,只论单纯的诗句,真是佳句连连啊,一句‘惯于长夜过春时’,便带着无尽的惆怅,让人看后反复低吟,颇有意境。”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两句也极为出色,但在下最喜欢的还是‘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两句。简简单单的白描,却比任何渲染都更加有力,直击魂魄。”

“这首诗,不能不论深层的诗意,不然的话,无法读诗。张龙象之前是翰林,穿的是白衣墨梅服,现在是大学士,理当未得到大儒殿堂赠送的大学士服,就算穿上,也是青衣。缁衣乃是黑衣,他难道穿举人服?单从字面理解,如何解读?显然不能。但是,张鸣州为何要写缁衣?是诗人看错了吗?不是,是因为,他身上的衣服,被长夜染黑!那么,何为长夜?”

“长夜写诗,实属正常,诗文忌看表面,更忌过度解读。但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惯于长夜过春时’,谁人看后没有联想张龙象最近的经历?一个‘惯于’心中充满悲凉,而在大好的春日如此,则是悲上加悲!夜色为何能伤人?皆因楚王弄长夜!”

一句“夜色为何能伤人?皆因楚王弄长夜”迅速在论榜与这首《长夜》一起传播。

过了一夜,方运得到小道消息,楚王又砸烂一张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