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性价比最高的养殖(第2/4页)

草根记下这点,萧云便领着她继续去忙着收集蚯蚓种……养殖是件长期性的工作,耐心、细心、恒心缺一不可,指望叨逼叨一两回就让草根打通任督二脉点出养殖天赋是不科学的,慢慢的来、让草根亲身经历一次从投种到收获的过程,才算是教学成功。

萧云以前看过一本穿古代种田的,里面有一段主角养蚯蚓养鸡鸭种田发家致富的情节,但没描写过程,只写了一段主角召集村民提出养殖蚯蚓,接下来便是主角让人养出来的蚯蚓是如何把鸡鸭喂得特别肥美,四方惊诧,这期间的主角闲得不行,每天就在家里做点美食吃吃,还有精力去和城里的官老爷家千金小姐谈了个恋爱,收入贵妾一名。

当时萧云也没在意这个,只吐槽了一句果然老爹不是宰相级别的女主着墨再多都当不了正宫,直到文下出现读者找茬,说现代搞生态养殖的业主在起步阶段一步都脱不开身还老出问题,主角牛逼甩手掌柜当当就啥都从天上掉下来了,还有精力去考虑三妻四妾……如是狠狠掐了一番,作为潜水狗的萧云很是看了一场热闹。

之后嘛……无聊时在抖音上看到有返乡大学生养殖户直播生态农庄养殖,萧云便自然而然地点进去……

不得不说,当初挑刺的那个读者说得很对……搞生态养殖的人有时间谈恋爱?随便指点一下原住民就能把啥啥都养出来?屁勒!大学生养殖户资料书啃了一摞又一摞,带领的又是最起码初中生文化的亲属乡亲,小夫妻两个都忙得团团转,文盲率100%的古代农民都是系统设定的知识吸收转化率百分百的NPC还是怎么着啊?

反正在萧云这儿,在雪狼人中,不,与人类相比智商也毫不逊色的草根都没法儿说一听就懂,萧云在忙活别的事儿时也没说能在蚯蚓养殖上就当得了甩手掌柜,每天都得过来检查一下蚯蚓活跃情况。

如是过了十天,萧云和草根一块儿检查饲养床时发现底部蚯蚓粪(蚯蚓粪和基料的区别细看下是比较明显的,蚯蚓粪比较像是结团的土块)较多,便开始第一次添饲料——先将料床松松地翻过来、将底部的蚯蚓粪铲出,再把用钉耙耙松的饲料喷过水雾提高湿度后铺到基料上方、约十厘米左右厚度。

蚯蚓每日要吃掉与自身等重的饲料,其中一半排出为粪便,添加饲料时要记得及时将粪铲除,避免蚯蚓生病感染,不能偷懒。

萧云检查了一下铲出来的蚯蚓粪,没看到蚯蚓茧,便将蚯蚓粪倒在大棚外的收集处,待来年种田时投入使用。

自然环境下蚯蚓肯定不会在冬天产茧,温室环境下就一年四季都能产,这也是养殖的优势,第二次添饲料时,萧云便在蚯蚓粪中发现了蚯蚓茧。

草根族长很高兴,盯着比麦粒还细小的蚯蚓茧看了半天、把其形象牢牢记住(表面光滑,黑色、棕色或黄色的半透茧体,有点儿类似虫茧,但十分细小),然后和萧云一块儿将与蚯蚓粪混合的蚯蚓茧装入木箱,移到大棚内温度较低(15度左右)的地方进行孵化,孵化堆上方添加十厘米厚度的饲料,约20天后,大量的蚯蚓便从茧中孵出。(孵化需要的温度比生长期的温度略低,15度左右孵化率最高,接近90%。如与生长期同温度,20~26度的话,则孵化率只有40%。)

在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情况下,一粒蚓茧可孵化出数只蚯蚓,此时的孵化堆内蚯蚓密度极大,需要分堆饲养,与此同时,养殖了40天的成熟蚯蚓也可收获,腾出饲养床。

收获蚯蚓有多种方式,萧云模仿了那对直播小夫妻的办法,将饲养床的基料转移到室外水泥地上,从上往下层层扒开基料,蚯蚓因避光本能逐层下钻、躲到基料底部,便可集中收获。

空出来的料床补充基料,将孵化堆中的新生蚯蚓分出三分之一份投入其中继续养殖,一床孵化堆视孵化数量,可分为新的三到四床。(每床新料可补充部分野外采集的蚯蚓种进行杂交,避免蚯蚓种近亲繁殖出现退化)

采收的蚯蚓放到阳光下二十分钟晒死,或切段或晾干磨粉,便可对牲畜直接投喂……(晒干后的蚯蚓貌似还是一种中药)

在地球上过剩的蚯蚓养殖在这个世界的性价比是极高的,养出的蚯蚓本身是极佳的牲畜饲料,饲养过程中产生的蚯蚓粪又是上等的肥料,相对于几乎等于无的饲养成本,简直是一本万利。

头批收获的蚯蚓晒死切段装袋,草根族长兴奋地搓手手:“阿云,这些蚯蚓可以让我们养的猪更肥美,对吗?”

搧了养一段时间再杀的野猪肉果然非常好吃,吃过一次后族人们心目中猪肉的地位已经排在羊肉前面了。

“对,这东西比苜蓿还好使。”萧云大点其头,“以后我们养的猪肥肉更多油脂更多瘦肉更细腻,都得看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