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结(第2/3页)

“而且,老夫并非出生于修仙世家,而是生于一个位于亡灵海中的凡人村落,自幼家境贫寒。”

“那时的亡灵海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境。天府境中有数百万凡人,被分割成七八个小国,常年战乱不断。”

“老夫十一岁那年,军府强征军丁,虽然年龄不到,且是家中独子,但因为无钱贿赂军爷,却也被强行招丁。家父不忍见我参军送死,便只好替我参军,但一去便杳无音讯,生死不明。”

“十三岁那年,老夫上山采药,意外遇到一名闲游的道人。道人看出老夫灵根不凡,便收老夫为灵童,将老夫带入修仙界。当然,这个道人也不全是慈悲善心,他收留老夫,只不过是想日后将老夫炼成童男丹,作为大补灵丹服用。”

“总算老夫命不该绝!道人竟被仇家杀死,老夫得以侥幸脱身,后来更是机缘不浅,修为日益增进,三十岁那年,便已经凝结金丹。”

“进阶金丹之后,老夫又回到了天府境。只可惜,家母已成孤坟,家父更是连尸骨都找不到。天府境诸国仍然战乱不停,兵荒马乱、父子离散,家破人亡的事情仍有不断发生!”

“当时老夫年轻气盛,且已有一身法术神通,索性便大旗一挥,自封为圣王,仗着一身法术了得,一路横扫各国军马,短短三月余,便统一了整个天府境,试图从此平息战乱,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不过,老夫当了圣王之后,对于属下那些整日阿谀奉承的凡人政务毫无兴趣,老夫还是想去修仙界修行,修炼更高的境界。所以数年之后,老夫便退位让贤,将圣王之位,禅让给一位让老夫颇为信任的德高贤者。”

“如此又过了二百余年,老夫已经修炼到化丹期境界,也早已淡忘了凡人尘世。但是,在云州的一次游历中,老夫路过天府境附近,竟然鬼使神差的又去天府境看了一看。”

“这一看,便出了大事!”

说到此处,上仙老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似乎对当时的做法仍然十分懊悔。

“老夫常常在想,如果当时没有去天府境,也许以后就不会再发生这么多事情,也不会有心结!”

白莲儿忍不住问道:“前辈重返天府境,究竟发生了何事?”

上仙老者说道:“当时老夫重返天府境,满心希望看到一片祥和盛世。谁知,当时的圣王暴虐成性,税负极重,官府极度腐败,加之天灾不断,百姓生活更加困苦,到处饥荒不断,饿殍遍野,甚至有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百姓说起圣王,虽然人人敬畏,但却都有一股恨意!”

“老夫得知这二百年来,圣王之位已经由禅让变成为世袭,几代子孙之后,愈发昏庸无能,遇到一个暴君,便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老夫大怒,立刻亲自出手,将当时的圣王一脉、上下几代数万人口全部铲除,以诫后人!老夫选贤者重整政务,再立制规,还天下太平。”

“不仅如此,老夫更是为自己定下规矩,修为每提升一个境界,就要来天府境一游,若是乱世,再重新治理一番!”

“有一次,老夫发现有外敌入侵天府境,索性便不惜法力,施展大神通,移山填海,将天府境四周用大山大海与外界隔绝,使得整个天府境如同一个巨大的世外桃源,加之风调雨顺,理应国泰民安才是。”

“然而,几乎每一次老夫重返天府境时,看到的都是乱世。百姓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但是他们在老夫的帮助下推到暴政、刑罚贪官污吏后,一旦掌权,很快又变成了新的一批贪官污吏。”

“当权者也是如此,起初几代人或许还有些为国为民的情怀,但几代以后,很快就演化成贪图享乐、昏庸无能的昏庸之徒,若是出现好大喜功的暴君,更是人祸不断。”

“老夫试图制定规矩,让圣王世袭不得超过三代,但是这样更是隐患不小;三代之后,圣王一族为保世袭王位,总是借机发起各种战事,几乎每隔几代人,都要发生大的战乱。老夫也试过取消圣王,以群策群力治国,但不出数十年,必有集权者将大权独揽,再次封圣称王,反而引起不少祸乱。”

“每一次来到天府境,老夫都要绞尽脑汁,费心费力的治理这千万凡人,可是,治一代人容易,几代之后,却又出了变故。”

“老夫在灵界修炼了八千年,前前后后也看遍了天府境八千年的变化。这八千年来,圣王换了一波又一波,战事也平息了一起又一起,可是这乱世、治世、又乱世的循环,始终无法打破!”

“后来,有贤者提议,百姓心中无信仰,便会战乱不断。老夫已是半个神仙,是天府境百姓最好的信仰,百姓家中都挂有老夫的画像,每日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