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主人(第2/3页)

快晌午的时候,安妻刘氏做好了饭,喊一家人过去吃。

两个少年放下步弓,松了弦后,又把弓梢插好。

练武,其实消耗挺大的。

吃的方面就不说了,辽东这边不太缺。但其他物资的消耗,却不是什么小数目。

就比如这射箭,桦木弓梢就不便宜,好一点的就更贵了。

弓弦是消耗品,需要找人买。

箭矢也算是一种消耗品,同样需要找人买。

训练过程中不慎受伤了,跌打损伤的药,还是消耗品,要找人买。

再说骑马。

马难道不是消耗品吗?其实也是。

练得多了,马的消耗大,需要喂粮食恢复体力。

家里还要常年备着至少一匹膘肥体壮的战马。毕竟南蛮都知道从永昌挑选优质马驹回来饲养,用米汁连续喂六七年,待其长成后,再喂精粮,以保持状态。

像草原牧民那种喂草的马,又矮又小,还丑,有时候瘦骨嶙峋的,要到秋天才能膘肥体壮。那种马,真要用的时候,好用吗?反正府兵大爷们瞧不上。

骑乘马倒是可以降低要求,吃草就行,有军事行动前临时增肥即可。

总之,供养武人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花费不知道是读书的多少倍。

太平盛世时,习武可能得不到太多收益,反而花费极大,中原的武风可能就要弱下去了。而他们这种边疆府兵的传统,倒是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远远没到不够用的地步。

但世事无绝对。还有一种可能会让府兵崩溃,那就是“滥用”。

自备甲马、器械、口粮,在规定时间内集结。这样的消耗,一次两次不算什么,甚是三五次都还可咬牙承受,但如果年年如此,且还劳师远征,届时府兵就不是什么让人羡慕的职业了,那是催命符。

可别觉得这样的事不会发生。

有些边地官员,他的水平非常低。

像张虔陀,他就要玩阁罗凤的妻子,搞得云南连年战争。

像前唐范阳、平卢的官员,动辄打骂蕃人酋豪,或者索贿乃至逼死人,导致边疆战事不休,永无宁日。

现在是政治清明,但以后呢?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

吃罢午饭后,安飞虎练了一会重剑,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出门闲逛。

村口来了一支马队,打着李氏商行的旗号。车上的物品琳琅满目,什么都有。

村里的人呼啦啦围了一圈,包括很多府兵部曲也去了,挑拣商品。

安飞虎粗粗一看,奇道:“李大树,这次有新东西了?”

“哎,哎!手别乱摸。”李大树一把推开了安飞虎的手,道:“这是云南桐华布,稀罕着呢,弄脏了我卖给谁去?”

“这么短的布,能有什么用?”

“做个枕头啥的没问题,不买别乱摸,贵着呢。”

“这布太短,白送我都不要。”安飞虎撇了撇嘴,又问道:“这紲布有点粗糙啊。”

“高昌粗紲布,便宜一些。已经有人订了,你要买就给你留一匹。”李大树说道。

“真布还是假布?”

“这还能假?”李大树被气笑了,道:“我二叔在河南收的,随驾西征的将士们得到的赏赐,再真不过了。”

一听这是军中赏赐,安飞虎顿时眼热了起来,拿起一匹粗棉布,细细把玩,爱不释手。

良久之后,叹道:“这匹买了。唉,打不了仗,也就只能买点军赏过过瘾了。”

“辽东不是有两千府兵随征了么?”李大树问道。

“就两千人而已。辽东好几万府兵,绝大多数都窝在家里呢。”安飞虎没好气地说道。

府兵出征,固然会消耗自家资财,但如果打得好,缴获丰富,也是有可能做到不亏本的。更别说他们这种好战武人了,对于出征的那两千人,还是非常羡慕的。

“我在仙州的时候,听闻辽东府兵今年要大发一次啊。”李大树说道:“你没听到风声?”

“大发了打谁呢?”安飞虎心不在焉地挑选着商品,随口问道。

“莫不是阿保机?”李大树猜测道。

“可能吧。”安飞虎随手挑了几件小玩意,与那匹高昌粗棉布一起买下了。

他确实听到了一点风声,但比较杂乱。

有人说阿保机老是南下劫掠,实在烦人。监国太子奏请圣人,打算召集一批精兵,带足马匹,给阿保机狠狠地来一下。

也有人说要对室韦动手。

室韦二十部,只有七八部去黑城子会盟了,剩下的大多数我行我素,偶尔还会劫掠辽东,让太子极为震怒,打算拿他们开刀。

安飞虎觉得这是好事,清理掉蟊贼,大伙也能安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