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悲报传来(第2/3页)

新兵的战斗意志这么差?武艺这么烂?

百姓居然没有战斗力,这般军备废弛,可真是让他大开眼界。

当然,符存审没听过后世耶律德光败走前的名言:“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

他爹耶律阿保机就没对渤海老百姓的战斗力做出过这样的评价。

其实这也是历史上大多数王朝老百姓的常态了,晚唐这帮战天战地战空气的刁民,反倒是特例。

“无需成列逐奔,以队为单位,自由追击。”符存审果断修改了命令。

“遵命。”信使立刻前去传令。

自由追击,这是真把人看扁了。盖因你排着阵势追击,显然是追不快的,只能让人逃走。

但这会打仗打多了,将领们都有一个原则:最多追击三百步,然后就要停下来整队。不然的话,可能要吃大亏。

这都是前人血泪总结出来的教训——敌人败了,却不一定一溃千里,还是有可能重整起来,再和你厮杀的,千万不能得意忘形。

眼前的追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符存审在高楼上看了许久,放下了心,甚至还有闲心问左右:“圣人在做什么?”

“听闻在劝农桑。”

“还在研究山野货,天天蘑菇炖肉。”

“我听闻他老人家带着农学的学生翻山越岭打猎。”

“什么打猎?别瞎扯了。那是在记录山中有哪些猛兽,以后有用呢。”

“也下河摸鱼了。听闻给几种中原少见的鱼重新命名了。”

“够了!”符存审阻止了手下们的争论,道:“圣人是做大事的,行军打仗这些糙活,有我等就够了。”

“是极,圣人打了三十年仗了。乖乖,三十年前我才刚出生。”

“我也是听着圣人东征西讨的故事长大的。”

“哈哈!我是会州乌兰县的,若无圣人,这会还辫发赪面呢。”

“你们不行。我在讲武堂可是见过圣人的,还学了几招。”

“看你那嘚瑟样,欠我的两缗钱什么时候还?”

……

“给圣人发捷报吧。”眼看着渤海溃兵连湖州都不愿意守了,符存审下了楼,准备亲督大军进城,然后杀奔渤海上京。

……

忽汗海之战惨败的消息传回上京后,渤海君臣乱做一团。

先是谣言四起,说有人要放出大澍贤,立其为新君,然后开城请降。

渤海国主大諲撰极为恐慌,亲自带着忠于他的天门军赶至王府,将大澍贤斩杀。

看着平静赴死的王叔,大諲撰胸中的烦躁不减反增。

随后又有消息传出,乌炤度已经出狱,逃往城外,大諲撰又赶至天牢,见乌炤度好端端地坐在里面,松了一口气。

乌炤度同样很平静,甚至过于平静了。

他看着大諲撰手中的首级,悲哀之色浮现在脸上,叹道:“陛下中计矣。”

大諲撰一愣,下意识问道:“乌相何意?”

“东平王一辈子为朝廷征战,虽胜少负多,却也忠心耿耿,未曾有一丝一毫的反意。陛下无罪而诛,恐失人心。”乌炤度长叹一声,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大澍贤虽然仗打得不怎样,但在军中威望不低,在地方上也广结善缘,甚至在宗室之中都颇有人望。你杀了他,诸府州的将官会怎么看?

退一万步讲,他们不会因此离心离德,但少了一位有号召力的宗室,怎么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夏军来势汹汹,渤海屡战屡败,一旦事有不谐,王京告破,总得有人组织义军继续抵抗吧?你倒好,直接帮他们剪除了一位潜在的义军首领。

大諲撰闻言脸色一白,继而暴怒,斥道:“老贼胡言乱语!我——朕怎么可能有错?大澍贤的家奴早就招了,他接触过夏人的使者,还把人礼送出城,未曾禀报朝廷。”

乌炤度摇头叹气,道:“渤海乃蕃邦小国,私自接触上国使者固然不对,但真要说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大事?陛下真觉得东平王没机会逃走么?他想走,没人拦得住,甚至晚上开城门都没问题。陛下是真的做错了。”

“嘭!”大諲撰一脚踹翻了乌炤度。

乌炤度滚在草堆里,痛得身子都弓了起来。

“你个老东西,是不是也接触过夏人?是不是也要降了?”大諲撰一脸狰狞地问道。

乌炤度不答,只咳嗽个不停。

“老东西!”大諲撰又狠狠踹了几脚,这才消气。

乌炤度又咳嗽了几声,双眼望着牢房之顶,只不住叹气。

“哼!”大諲撰出了牢房,道:“看好此贼,别让他逃了。”

“陛下,乌炤度之子乌光赞在夏国为官……”天门军都将申宗泰低声说道。

大諲撰迟疑了好久,一股凶戾之气涌上脸庞,咬牙切齿一番后,轻轻颔了颔首,大踏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