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第2/3页)

他理智全失地谩骂,电话那头却是理都懒得理地直接挂断电话。

听着忙音“嘟——嘟——”,窦客鹏拿着电话的手无力垂下。

牙齿无意识地咬紧下唇,拉开椅子,他坐回电脑前,打开程云珂的微博界面,果然被她分享的链接就是挂了他书里错字的文。

下面评论区无数谩骂。

孩子说自己小时候也看过这种垃圾作文书,还因此怀疑过是不是自己记错,导致考试扣分。

家长说自己辛辛苦苦赚钱,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过得好、受到好的教育,怎么都没想到买本作文书还能遇到赚这种黑心钱的出版社,后悔自己买书不认真查相关评价了。

看着这些话,窦客鹏仿佛回想起自己当初选择读“编辑出版”这个专业的初心。

编辑这行不赚钱,他一直知道的,所为不过是纸质书的墨香与亲手制作的成就感。

是什么让他变成现在的模样?

后悔吗?应该是有的。

后悔放弃梦想,后悔放弃原则……

但更多的,应该还是后悔没有明知道出版总署有相关规定,还抱着许久没人查的侥幸心理在这种细节问题上较真。当时他洋洋得意自己把校阅的钱省了下来,使得年末总结“投入——回报”时的表格可以好看,让领导记住自己,升职加薪,现在就有多悔不当初。

即便骂公司不做人,利用了自己又推自己背锅,形式摆在这儿,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份道歉信他还是得写。

没多久,网友们就看到这几家被“职业读者”点名了的出版社在各平台发表了相关道歉信。

所以说搞文学这行的笔杆子都挺润,别的不多说,起码这封道歉信写得是真的一看就叫人觉得推心置腹、潸然泪下,好似隔着屏幕都能看到他们的后悔,相应赔偿更是该给给,也对责任编辑给出了最严厉的处罚。

程云珂只是吃了顿晚饭顺便追了会文的功夫,再点开热搜,就见话题热度降下去不少。

最离谱的是居然有很多营销号在带节奏,说什么都是编辑的责任,出版社不可能每本书都去盯……关键是网友们还真的信了,直将冒头对准那几个已经被辞退了的编辑,当场就把她气笑了。

要她也只是普通网友,没接触娱乐圈和看过郑梅那篇“经纪人入行注意事项”,可能并不能察觉到哪里不对劲。

但现在的她还真不是刚穿书时那个傻白甜女大学生了。

是——

程·钮钴禄·云珂

坐到电脑前,在脑子里构思了下要说的话,列出先后重点,她便“噼里啪啦”地敲击起键盘。

得益于身为“职业读者”时的“码字经验”,程云珂写这种表态长文起来,脑速、手速和语言组织能力都要比在原先的世界快许多。

于是,很快,网友们就发现程云珂又更新了条微博。

【看到各出版社的道歉信,言辞诚恳,我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是因为你们总算知道错,又不高兴你们明明知道错,却这么久都没改,甚至试图通过营销号带节奏,把所有责任都单独推给编辑。

理智分析,这种质量不佳的书混在教育市场,前期或许还能鱼目混珠地赚些,但很快就会被认真为孩子教育做准备的家长们筛排出去。

剩下卖不出去的滞销存货怎么办?出版社自然不会让书留在仓库生灰。那么,极大的可能就是低价出售给其他并不正规的书商,让他们转手批量卖给缺书的人。

录《锄禾》回来后,我在网上给大丫他们买了很多书和试卷,加起来大约小几千块。这个不重要,我没有算。但我这种属于好意,都是仔细查过其他人评价才会下单。

那如果是低价从小商贩手里批量买书的支教老师呢?

特别那种深山老林,去一次镇上就跟发生什么特别大的事般隆重,很少有人来往。小商贩故意往山里一去,再稍微催一催,老师或不识字的村里人怕商贩走了,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孩子买到书,立马把钱付了,回头发现问题,后悔,也没处说。

这是大丫亲口告诉过我的,发生在他们村里的真人真事。

的确,村民不识字容易受骗是原因,家长看到书就买而不去搜评价也是原因,商贩明知道这些书质量不佳还去卖给村里人更是原因……

但归根结底,出版社在教育行业这种培养祖国花朵的领域,却发生连基本校阅工作都没做好,才是一切错误的根源。

如果他们认真做书,怎么会被从市场排筛?

如果他们认真做书,即使书销售量没有那么好,怎么知道人们口口相传后不会厚积薄发地成为畅销?

确实,书做得不好有编辑的责任。但像黄金屋出版社窦客鹏窦先生那样,在出版社工作那么久,出了这么多“系列丛书”,为出版社赚了那么多钱……说出版社一点都不知道,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