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2/4页)

下午17点,天洲京剧团。

结束了今日的最后一场排演,同事卸完妆、换上常服,扒着幕布,探头问她:“雯蔷,我们等会儿要去新开的旱冰场玩,一起吗?”

翁雯蔷正在帮道具组整理舞台,闻言摇摇头:“你们去吧。我晚上还有事。”

“又要写你那个虐身虐心的BE故事?”同事哈哈笑,“你读者是真的惨,爱上一个随缘更还疯狂发刀的作者。”

撇撇嘴,翁雯蔷对她的说法不怎么服气:“我这是BE美学好吗?有的故事只有BE了,才能更深刻地完成情感表达。再说了,我一没签约,二不入V,为爱发电的故事还能坚持30多万字,前前后后花了五六年还没弃坑,明明是良心典范!”

“哈哈哈哈哈,行!那坚持BE美学的良心典范,我去玩了啊。”松开扒着幕布的手,同事笑着和其他人一起下班溜旱冰。

翁雯蔷又整理了会儿,就见方才出去接电话的道具组好友小跑回屋,匆忙拎包,双手合十地拜托她:“小蔷,我妈突然来了,也没打声招呼真的是。她马上就到高铁站,我得去接她。能不能麻烦帮我把这箱道具整理好放进仓库?”

“可以,你去接阿姨吧。”翁雯蔷记得那个每次来都要给他们塞“营养土鸡蛋”的阿姨,闻言,好说话地笑笑。

只剩几个没收拾,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她便忙活完了,和道具组另一个同事一起去往仓库走去。

仓库本就处阴,入了秋再进更是分外“凉爽”。

各道具分门别类,这个房间放的都是武旦用的道具,入目全是刀枪剑戟。

“丁零当啷”几声响,将手中几.把长.枪放下,打量着仓库,道具组同事笑笑:“幸好我们知道这都是道具。要是古代,这些兵器肯定都是沾了血的,房间还阴凉,别提多吓人了。”

“也不一定。”将箱子放在门旁的桌子底下,翁雯蔷看法不太一样,“如果是将门子女,身边放的铠甲、武器都是父兄所留,那对她来说应该是个充满了安全感的地方。”

同事一愣,旋即点头:“那倒也是”。

回到家,脱了鞋,搂住每天只有在她回家那一瞬才会短暂欢迎自己的橘猫“肉肉”rua了会儿,感觉到它开始挣扎了,翁雯蔷才给它放了点吃的在碗里,而后坐到电脑前,点开桌面文件里那个其实昨天就写完,却一直没舍得发到绿江的结尾,记忆渐渐飘回大学时光。

没有人知道,其实她这本《欲买桂花同载酒》的灵感来自著名戏剧《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本是豫剧,后被老一辈艺术家改编作京剧,讲述了穆桂英领兵出征的故事。

杨家世代忠君,却因莫须有的事遭了冷落。原本穆桂英是不平的,即使儿子们通过校场比武夺得帅印,她也坚决不出征,甚至将儿子绑上皇帝面前并交还帅印。最后,是家中老太君劝她务必以国家安危为重,穆桂英意识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该因一时拧倔便置上万百姓于不顾,整顿军纪,挂帅出征。

这部剧抒发了浓烈的“爱国情怀”,也给当时才19岁的翁雯蔷打开了京剧新世界。

原本她学京剧是为传承国粹,本身并没有特别感兴趣,情怀和好奇比较多。但不得不承认,国家级艺术家的表演真的很有魅力,现场也远比她平日自己在手机或电脑上看录制视频来得震撼。

那日,饰演穆桂英的老师举手抬足皆气势十足,往日只存于书本与想象中的雁翎刀仿佛具象化,将她平静无波的心被重重划开,露出内里柔软浪蝶。

表演结束,待购票的观众们离场,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帮老师收拾道具。

看着摞在一块儿的刀枪剑戟,翁雯蔷突然想到,如果平行时空也有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想必是个从小被疼宠长大的娇女娃,会女扮男装和哥哥们到处玩,背着家里偷尝烈酒,古灵精怪却又惹人爱,少时回忆中满是与友人父兄的欢笑。

可国之将覆,她与她的家人亦无法独善其身……

于是就有了《欲买桂花同载酒》,一本前期沙雕爽,后面则缓缓格局打开,女主从日日朝家里人撒娇的娇娃被迫变为事业版图庞大的女将军的古言正剧。

中途,绿江编辑也给她发过签约站短。

她又不是什么非要玩曲高和寡的清高之人,能赚钱为什么不赚?便加了编辑联系方式。

两人一路聊得顺利,可惜在更新上面没能谈拢。

编辑表示自己的底线是隔日更,最好日更,这样连载收入才能比较好。她则认为,日更不日更无所谓,重点是必须写好自己想写的故事,只能保证每个月一定出没,不会半路失踪坑文。

最终,编辑只能遗憾表示网站无缘与她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