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诉情(第2/3页)

他心情十分糟糕,没耐心多坐,敬过几位长辈酒,就说要回宫。

这一向郁郁不乐的二皇子刘瑜,这会儿却突然来了兴致,拉着刘琰说:“皇兄急什么?父皇都说了,叫咱们出来撒欢,来,再喝几杯再回去。”

“我不胜酒力,二弟若是没尽兴,多留一会儿就是了。”刘琰说着转头看向三皇子和四皇子,“你们是跟我一块回去,还是……”

刘琦刘瑛其实也没玩够,但这俩小的都机灵,一见这个情势,立刻异口同声道:“我们和皇兄一起回去!”

齐王见刘瑜脸上不好看,出来打圆场道:“那太子先带他们两个小的回去吧,一会儿散席,我送瑜儿回去,皇上若问起,就说我硬留着瑜儿多喝几杯。”

刘琰点点头:“有劳五叔。”便带着三皇子四皇子回了宫。

他们是奉圣命去贺寿的,回宫得去见皇上复命,皇上见少了一个,少不得要问,刘琰就按齐王的话答了。

皇上听着蹊跷,先打发两个小的回去,又屏退宫人,只留徐若诚服侍。

“让你去给你姑母贺寿,怎么板着一张脸回来了?”皇上问。

刘琰不想说自己被许京华拒绝了,就先把陆璇的事说了,“他们想要推举吴中晖的女儿做太子妃。”

“意料之中。”皇上让徐若诚给太子倒杯茶,继续追问,“没有别的了?”

“别的可能得等儿臣点头之后……”

“没问你这个!”皇上打断他,“徐若诚拿个镜子给他照照那张脸,让他自己看看像什么样子!”

徐若诚赔笑:“是不是谁给殿下气受了?”

“谁能给他气受?”皇上随口说完,又醒过味来,问刘琰,“京华去了吗?”

刘琰脸色又难看一分,只得如实答道:“去了,她……她听见了儿臣和陆璇说话……”把当时情势解释了一遍,“陆璇不知怎么看出儿臣待京华不同,便问起此事……”

皇上明白了,“京华全听见了?”

刘琰点头,皇上继续猜:“你知道她听见了,那是你后来看见她了?”

“是,儿臣让陆璇原路返回,自己想从桥那头出去,却刚转了弯就看见京华在那里。”

皇上露出很感兴趣的神色:“然后呢?你顺势承认了?”

刘琰低头默认。

皇上忍着笑,追问:“她怎么说的?”

刘琰不想回答,但君父有问,不能不答,只得闷闷道:“她回绝了。”

“回绝?不会吧,我瞧着京华对你很关切,绝不是一丝情意没有的样子,她原话怎么说的?”

这次刘琰坚决不肯回答,皇上气道:“我问得细一些,还不是为了给你出谋划策!不说算了,吴中晖的女儿倒也不是不行……”

刘琰立刻抬起头:“父皇……”

“怎么?京华都回绝你了,你还想拖延婚事?”

“儿臣不甘心……”刘琰怕皇上真的要给他定吴中晖的女儿,还是把许京华的话告诉了皇上,“她说儿臣不是她心中的月亮,但她心中应该还没有那个月亮。”

皇上沉吟片刻,吩咐道:“过两日你就答复陆璇,说你同意选吴家女儿做太子妃,咱们好好看看,他们到底如何办成此事。”

此事刘琰心中早有预料,便恭恭敬敬应了,又问:“那京华那边……”

“京华那边,你先冷一冷,等李家把势造起来,再看她的反应。”皇上耐心开导儿子,“她今日拒绝你并不稀奇,这孩子心性单纯,此前大约从没往那里想过。月色再美,也得远远仰头才能欣赏,近在咫尺,难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患。”

这话在理,刘琰听得眼前一亮,皇上见状,却又提醒他:“别忙高兴,我也只是猜测,若经了吴家女儿这事,京华还是没有回心转意,你就老老实实选一位太子妃,明春成亲,不可再拖。”

刘琰听父皇语气坚决、不容商量,没敢反驳,却到底没法忍心答应,只沉默不语。

皇上见他这样,有些心烦,教训道:“人生在世,总有得不到的东西,强求无益,退下吧!”

刘琰答应一声,躬身退下时,悄悄抬头看了一眼——父皇这么说,不会是想起母后了吧?

带着满怀心事回到东宫,太子殿下躺倒在床,一动也不想动。

此时的普宁长公主府刚刚散席,许京华跟着齐王妃到外院,崔铠先迎上来回话:“王爷吩咐,请王妃和郡主先上车回府,二殿下喝醉了,王爷要送他回宫。”

齐王妃已经听说太子和三皇子四皇子先回宫的事了,便点点头,和许京华上了车。

两人刚到车上坐好,帘子还没来得及放下,二皇子就不知从哪冲过来,半边身子攀着车辕,冲许京华竖了个大拇指:“宜阳……你……你真厉害!”

许京华一愣,外面崔铠忙去搀扶二皇子,想把他从车辕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