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3页)

梁经洲那头满口应了下来,说:“行了,我知道了,马上安排下去。”

沈国忠回到家里没十几分钟,家里就又来了人,还是动员工作组的,不过是过来通知同事撤的。

人来了就说了几句场面话,最后拿沈刚从小在农村长大,不用再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由头结了个尾,几个人怎么来的,又怎么走了。

王云芝松了口气,问沈国忠:“这是怎么办到的?”

沈国忠哪里知道,贺时也没说啊,他摆摆手:“不管怎么着,眼下这关过去了,安安生生等征兵报名吧。”

九月份,沈刚通过征兵,跟着来接兵的军官和一大批从江市录取的新兵踏上了北上的火车,他被分到了北京军区。

沈国忠和王云芝送站的时候,又是高兴又是不舍,儿子有出息,而且也是去的北京,姐弟俩离得近,相互能有个照应,他们心里高兴。

可是儿子女儿都远在北京,夫妻俩也不舍,到底是高兴更多些,火车开动的时候,夫妻俩随着人群追着火车跑了好长一段,跑到站台尽头,那火车的车尾巴都出了站台了。

沈瑶知道弟弟来了北京,不过因为新兵训练,她并没能见到沈刚。

九月开学时,她也没请假,就照常去上班。只是从前跟贺真俩人坐公交去学校,现在就改成了每天早上贺安民开车送了俩人去学校,他自己再去上班,傍晚下班也是一样,等着贺安民开车接,中午那顿就由张婶做了送到学校去。

这车接车送的熟悉操作,没多久大院里就有人猜沈瑶是不是怀孕了,问到梁佩君头上,梁佩君自然是说没有的,这怀孕没满三个月呢,没有弄得人尽皆知的道理。

就是家里头两个小的,梁佩君都悄悄教过,妈妈肚子里有弟弟妹妹的事不能往外说,得等弟弟妹妹大一些了才能讲,不然弟弟妹妹生气,妈妈就会不舒服。

这一招比什么都管用,大院里无聊的妇女从梁佩君那里没问着的,到这两小的这里套话也没套出来。

小石头一脸正色的说没有,那人改个问法,问妈妈最近吃不吃得下饭,小月月那简直就是人精,妈妈就是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才吃不下饭的,说吃不下饭不就是告诉人家了嘛,小巴掌一扬,伸出两根手指,“我妈妈一天两大碗!”

还是那招牌的得意表情,劲劲儿的,这下都信了,沈瑶没怀孕,就是贺家日子好过,人家家里配了轿车,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用羡慕加眼红了。

还不知那俩四岁小豆丁回自己家里就击了个掌,成功忽悠了一群碎嘴大妈,保护了妈妈,简直满满的成就感。

跟梁佩君邀功的时候,小月月还特别强调了下她的小机智,梁佩君刮了刮她鼻子,给兄妹俩奖了一盒华侨商店进口的曲奇饼。

沈瑶怀孕了,舞蹈班的课自然是不能再带的,秦蔓恭喜了她一回,把她手里的课分给了贺真带着。

小月月跟着妈妈上舞蹈课就改成了跟着姑姑上舞蹈课。

别看这小人精平时得得瑟瑟还挺嘴炮的,可学东西她是真肯吃苦,自跟着沈瑶学刺绣和舞蹈,一年多了,除了有一回高烧休息了两天,她是一天都没落下过。

相反是贺真,自进了大学后挺多事要忙,跳舞只在带课时练练,刺绣也是三五天才拿起来一回。

和自己四岁大的小侄女儿同一天学的刺绣,这小丫头没等到五岁,现在绣出来的东西瞧着就比她绣的多一分灵气了。

不过这话贺真现下可是不会认的,怎么着她和小丫头明年的比试之约还能鞭策小丫头发奋图强不是。

自然,这是她自以为的,实际上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很容易,21天的重复就能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所以,哪怕没有和她的约赛呢,小丫头也不会因此就对自己学的东西懈怠下来,尤其是,她学的东西都和美有关。

学好刺绣可以做出美美的衣裳,学好跳舞自己可以像妈妈那样,美成一个会发光的小仙女。

小丫头对别的没那么讲究,唯独对美,那是无比的执着,不止是对自身美貌的追求,身边人也是一样,从前就看得出来,自上了保育院就更明显了,她喜欢的小朋友和老师至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得生得好看。

小丫头说起来也特别理直气壮,“因为长得好看我看着心情好呀。”

梁佩君常去接她,却是知道很多,跟家里几个人说:“隔壁军区大院陈司令家的小孙子,天天挂在咱家月月后头,偏月月不爱理他,小家伙每天委屈巴巴的,上回她奶奶还跟我商量,让我有空带月月去家里做客。”

旁边贺时和沈瑶两人听到了,夫妻俩是两个反应,沈瑶是好奇,贺时是直接炸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