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柔舞之轻歌 如弦断之杀机(第3/3页)

余收言笑道,“临姑娘说得不错,何况押送上京的路上我亦只认得宁诗舞不认得秦聆韵。”言下虽有惜花之意,却已是将秦聆韵当做囊中之物。

秦聆韵竟然席地而坐,“也好,听一遍临姑娘的琴也不枉我的名字。”缓缓揭下脸上一层薄薄的人皮面具,俨然一位二十余岁的少女,眉目如画,肤若凝霜,一脸英气,孤傲清冷,虽比不上临云的国色天姿,却也是别样冷若冰雪的美丽。

众人见余收言如此说,也不便再有其它意见,葛冲与雷惊天仍守在秦聆韵身后,防她逃走,只有余收言知道,在自己和鬼失惊二人虎视之下,秦聆韵已是插翅难逃!

临云忽然眼望余收言,“小女子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公子,公子不论给我什么答案,临云都将抚琴以贺!”

余收言盯紧临云的眼睛,心中泛起一阵熟悉的感觉,轻轻笑道,“姑娘请问!不过我却不敢保证知无不言。”目中蕴含的神光乍现,“因为前天晚上姑娘也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众人大奇,都不知前天余收言问过临云什么问题?

临云身子一震,凝视余收言火一般炙然的眼光,半晌后低头,幽幽道,“公子不必答了,临云这便以曲相赠。”

诸人再奇,余收言却是大笑,“因为姑娘已经心中问了,我已经在心中答了,却不知姑娘是不是满意。”

临云眼中笑意渐露,加上吐气时面纱轻扬,更增妩媚,“不管满意不满意,要弹的琴总是要弹,要做的事总还是要做!”

余收言心中感慨大起,吟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临云口中续吟,“营营役役,至死方休。”

众人已不及品味其中含意,临云正襟危坐,眼望琴台,一种来自天然的魔力通过她端严的宝相仿佛直透人的胸臆,纵是百炼之钢亦化绕指之柔……

只见临云雪白如葱纤长的指尖在七条琴弦上一按一捺,再反手一拨,便如几只蝴蝶在琴弦上飞舞,一股清爽的音符破空而起,她神态中仿佛有一种对周遭一切事物漠然不理的毫不在乎,但又似沉浸于琴中什么事物以致对一切都不再感兴趣……

此曲名为《清夜吟》,正隐含一人独行寒夜,对人世清澈澄明,堪解红尘,和着临云深深投入的感情,透着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落漠……

一串琴音如流水不断,节奏忽急忽缓,忽快忽慢,每个音律都有着意犹未尽的余韵,让人心痒难止,恨不能举手狂歌,以舒胸臆……

琴音忽暗,若有若无,高尖处轻巧,低哑处婉转,教人不得不全心全意去期待,去品尝,却体会那音符后的空山鸟语,澶澶水声……

琴声再急,恍若惊涛裂岸,浪起百丈,天地间风起云涌,雾霭彼岸,隐含风雷,浑若万千潮水扑面袭来,永无止歇……

琴意再缓,气氛柔雅,好象夜空中忽又放晴,风卷残云,星辰迁变,散尽无痕,点点星月在逐渐漆黑的广阔夜空中姗姗而至……

琴音再拨高,忽然间万籁俱寂……

众人心神皆醉,仿佛还在等着那一道逝去的琴声再回人间……

“铮”然一声,尾弦断裂,映着灯光,反射着万千绚阑色彩,像是一颗流星在天空画过一道灿烂的光弧……

人静。

心乱。

音停。

弦断。

杀机忽再起!

一阵微风拂起临云的面纱,抚琴之人竟然不是江南三妓之临云,而是……清儿!

断弦笔直如箭,射向呆呆聆曲的鲁秋道。

与此同时,一支宽大黝黑的手掌突然从鲁秋道身后冒了出来,戟指如钩,直指那根疾若流星的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