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圣旨(第3/3页)

杨虚彦,这人,皇族出身,就算要投靠(或者说暂寄),也不会和绿林帮会出身人物扯上关系,甚至其它豪强也难以看上眼,只能是四阀之一。宋阀向与皇室不和,又偏处南方,不会,独孤阀、宇文阀都不合适,唯有李阀了。

这也符合石之轩的性格和谋略,现在,自己就是被李阀所刺杀了?那肯定大事有变了,说不定历史上的雁门之战就要开始了。

果然,才出去没有多少时间,就有人通报:“大人,圣旨到了。”

啊,自己竟然得于天听?这个消息,连张宣凝不由呆然,连忙出去,说着:“摆下香案了没有?”

“已经摆下了,就等大人前去呢!”说话的是陶吉,他的声音颤抖着,显是不知道是祸是福。

果然,见得上百骑骑兵,又有着黄色旗帜,直到县衙之前。

而中间是一个太监,身材瘦高,脸白无须,体型阴柔的,显是宣读圣旨的太监了,见了他出来,就尖声说着:圣旨到,还不谢天恩?

张宣凝吸了一口气,经此一战,他对自己充满信心,自问就算圣旨是擒拿于他,也可以突围而去,当下就从容步下阶石,跪倒在地,高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喊着,身后也是跪倒一片。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朕闻安川县代理县令,豹骑卫副旅帅石无忌,忠君爱国,勤于国事,屡灭逆贼,甚是欣慰,特晋为正七品果毅都尉,可领一团,立时率所部见朕,钦此!”

“臣领旨!”张宣凝立刻应着。

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是明时才有的,明太祖朱元璋以为自己的统治出至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

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而并非其它朝代也是如此。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谢恩之后,张宣凝收了旨意,就又说:“谢过这位公公。”

说话之间,就不动声色的奉上一叠银票,幸亏这个世界有银票,这方便了许多,这位公公脸色顿时舒开,又用眼光一看,却是百两银子的银票,足有数张,顿时就热情非常,笑着说着:“咱家就知道石大人勤于国事,皇帝一定会大加赏赐。”

张宣凝慌忙道谢,显的感激涕零,恭敬的说着:“还请问公公大名?”

此人显是对他的恭谨的态度甚是甚为受落,欣然说着:“咱姓陈,石大人,皇命在身,你不可久留,明日就出怎么样?”

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也足够了,张宣凝立刻说着:“多谢陈公公,公公先请进!”

当下安排了一行百人住下,就立刻回到县衙中理事,一团是四个队,自己的兵权就从五十人,一下子扩大到了二百人,顿时就召集了民团,把其中的精锐纷纷提拔起来,经过数月,他已经对队中一些人有数,所以提拔起来很快。

郭破索也提拔成了火长,领有十人,而张一也成了亲兵队长,也领十人,其它几人愿意效忠的,都一一安排的职位,但是真正忠诚之人,却派着张三领着去南方了,连同那群少年。

“这里折合黄金三千两,记住,到了南方直去扬州,和我在扬州的人联系,但是不可同流,明白吗?”

“明白了。”张三是张家训练的,当然就毫不犹豫的应着。

想了想,张宣凝又冷笑的说着:“张二,你去长安,要隐秘从事,以前的住宅不可用了,多集人手,要是可靠。”

“是!”张二也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