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昆仑奴(第2/4页)

终于,柳毅一声废然长叹,站了起来。

还有两幅刺青,现在已清楚地知道是在什么地方。

一幅是霍小玉的,霍王府一战,炸药爆开,他们并没有时间从霍小玉身上拿走刺青。现回霍王府?且不说如何通过那条机关蛟的围堵,柳毅甚至不敢肯定,在那样的爆炸后,还会有刺青留下么?

而另一幅,是在红线的身上。

红线的刺青?柳毅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么,追寻主人的行动,就只能到此嘎然而止。

虽然不甘心,但柳毅与聂隐娘的眼中都写满了无奈。

人力已尽,只能如此了。

红娘却跺了跺脚:“你们叹什么气啊,虽然我们看不见这幅刺青的全貌,但我们可以找出昆仑奴身上的刺青,看和这些已知的部分,是不是相同的!”

这实在是个简单的办法,但聂隐娘和柳毅太沉迷于方才的沮丧中,一时竟没有想到。虽然他们完全不相信昆仑奴就是主人,但如今也没有其他法子,只得去看上一看,聊胜于无。

几人翻开昆仑奴的尸体,仔细寻找起来。

突然红娘发出一声惊喜的呼叫:“在这里,在这里!”她一把将昆仑奴的尸体翻了过来,指着他背上那片黝黑的皮肤。

两人微微一怔,荥阳公子沾起地上的积血,向尸体背后涂抹上去。

几人都屏气凝神,等待着这决定命运的一刻。

一幅青郁的刺青渐渐显现,楼台、亭阁,一切似乎都和第十三幅刺青类似。红娘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但突然,她的笑容完全凝滞,喃喃道:“不,不可能……”

刺青当中,赫然出现了一堵墙!

荥阳公子涂抹鲜血的手都有些颤抖——第十三幅刺青中,绝没有这堵墙。

难道,他们如此笃信的真相,竟然不过是一场一厢情愿的笑话?

高墙。

昆仑奴负着一个极大的背囊,正要向墙外跃去,却被身后袭来的无数羽箭生生钉在了墙上。

……一品大员发现红绡失踪,下令追捕昆仑奴,昆仑奴突破包围,手持匕首,飞出高墙,轻如羽毛,快如鹰隼。尽管箭矢如雨,却没能射中他,顷刻之间,不知去向。

这本是唐传奇的结局。

然而,主人却让昆仑奴死在了箭雨之中。

墙边,羽箭,又是一场逼肖的结局。

早已安排好的结局。

聂隐娘叹息了一声,站起身来:“刺青不同,你的推论错了。”

柳毅也摇头叹道:“如果你想活着走出修罗镇的话,就不要把主人想得那样简单。”

荥阳公子似乎极为失望,无力跌坐在泥土中。他呆呆望着昆仑奴的尸体,眼中的光华渐渐隐没下去,又透出初见时死灰般的颜色来。

他们跟踪了昆仑奴这样长的时间,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换了任何人,只怕都不免绝望,聂隐娘本来不屑他们的计划,但此刻也不忍再说,细语安慰道:“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

荥阳公子霍然抬头,怒道:“机会?你以为昆仑奴会是不堪一击的易与之辈?你可知到方才那联手一击消耗了我们多少内力?现在我和红娘的功力剩下不足两成,起码要三天后才会复原。这段时间内,我们就只得任人宰割!”

聂隐娘将目光投向红娘。红娘脸上有些无奈,但瞬间又恢复了那抹天真笑容,似乎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她双手十指交叉,在胸前伸了伸,漫不经心地道:“算了,总算也多找到了一枚刺青。不算完全无功。”

荥阳公子却抬头望天,喃喃道:“多一枚刺青又有什么用?一击不中,主人必定起了戒心,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他的话音很是哀伤,仿佛有着特殊的感染力,短短几句话,就让众人的心情都沉闷下来。

荥阳公子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向废宅的一边走去,他口中又唱起了那首哀婉的歌谣,这一次,声音清越,响振林木。众人终于听清,他唱的原来是古挽歌《嵩里》、《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亦何相催迫,人命不得少踟蹰。”

草木上零落的露水,是何等容易干枯。露水干枯了明天还会再落下,人的生命一旦逝去,又何时才能归来?

嵩里是谁家的土地,聚敛死者的魂魄,不分贤愚。主管生死的鬼神为何要这样催逼,让人生不得稍有踌躇。

曲调本已哀伤彻骨,曲辞更是字字如刀,割在聂隐娘的心上。

是的,嵩里,就是古今魂魄的最后归宿。荒山野莽,白月虚垂,自古以来,无论英雄美人,王侯将相,最后也敌不过荒烟蔓草,一坟黄土;晨露暮霭,半山纸钱。

芸芸众生中,有春风得意者,有碌碌无为者,有反覆风云者,有穷困潦倒者,然而,无论是富可敌国,还是穷无立锥,无论是大奸大恶,还是高风亮节,最后当死神的身影出现之时,却如此不分贤愚,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