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五章 火破敌寨(第2/3页)

大蓬火屑不住送往高空的乱况下,谁可将箭锋那一点可燎营的星火分辨出来?

龙鹰此时换上突厥兵牛皮革制的战服,每有巡兵匆匆路过,在烟雾障目里,没人晓得箭楼上的非为自己人,若有人喝问,龙鹰以突厥语慌称见不到敌人。

藏身之处非常重要,如过早被敌人发现行迹,那时除逃命外,不可能做任何事,势功败垂成。

眼前乃唯一击溃莫贺达干的机会,错过了,纵然龙鹰能杀返统万,分别只在多个人陪死。

胜败一线之隔。

对现时敌寨情况至贴切的形容,是「热锅上的蚂蚁」,骑上马背的突厥人遍寨搜索,兵奴们忙于救火,个个心急如焚,却无处着力。明知敌人伏在寨内,但看不见、摸不着,连在对岸还是这边,一概不知。

「砰!砰!」

暗帐传来火油罐爆炸的声音,将以百千计的火球火屑,喷往七、八丈的高空,此起彼继的,然后朝四面八方洒下来,方圆数十丈的区域,无一幸免遭火神关顾,战马受惊弹跳,敌人四散走避。

龙鹰期待的混乱,终于出现。

附近的多组营地,开始起火。

龙鹰的箭楼难以幸免,数点火屑附在楼身处,且带着火油的气味,如蛆之附骨,燃烧起来。

此时烟雾已将敌寨大部分区域笼罩,龙鹰知道「时辰到」,掏出剩下的烟花火箭,朝三方发射。

要让己方的人清楚看见烟花讯号,须令烟花火箭在烟雾外爆开,在目前烟雾笼天罩地之际,并不可能,但是,只要在烟雾较淡薄处现踪,己方的人又正全神留意,该没有分辨上的难度。

另一个保证,是向任何一方发射的不止一枝,而是连珠地攀上空际。

依约定,烟花传讯有特别的手法。

第一轮只发一箭,呼唤己方注意,做好准备。

到这第一一轮的发放,才是大举进攻的讯号。

田归道为他们带来火箭,是晓得他们终守不住统万,唯一之计,是利用无定堡、鸡鹿塞和统万三方呼应的优势,于适当时机大举反击敌人。且宜早不宜迟,一俟默啜大军抵达,时机一去不返。

龙鹰与田归道谈论如何用烟花火箭,当时他已晓得唯一方法,是通过地底河潜入敌寨,因此传讯的方式,全针对此而拟定。

可想象郭元振和张仁愿两方,无不做好准备,枕戈待旦的苦候他的「好消息」。

三枝烟花火箭连续发出,给龙鹰运足魔劲全力掷上朝东高去的位置,发出「砰!砰!砰!」三声脆响,并未被营寨的各类吵音掩盖。

龙鹰放下心来,依样葫芦朝无定堡送出烟花。

接着将余下的七枝烟花火箭,点燃后朝统万一方高空连续掷出,他们听不到,也该看到黄光闪烁。

而即使看不见烟火,仍不可能瞧不到大寨烈烧下送往高空的浓烟火屑。

急骤的战鼓声分从无定堡和鸡鹿塞两个方向传来,蓄势以待的大唐军,全面发动。

趁箭楼尚未完全着火,龙鹰凭记忆射出最后六枝火箭,推波助澜,接着翻下箭楼,来个混水摸鱼。别人救火,他放火。

号角声里,突厥战士持兵携箭,一队队策马驰过连接东、西营地的三道浮桥,到东面大寨防线迎敌。

大寨设于无定河和海流兔河交汇处,夹河设寨,无定河和海流兔河分别将营寨分为南、东、西三个部分。

无定河置两道浮桥,海流兔河设三座,接通所有营寨。

南寨、东寨和西寨并不相等,以西寨占地最广,东寨次之,南寨最小。

放置火油物资的暗营位处西寨中央位置,起火后,突厥军立即封锁海流兔河,然后朝东、西两寨搜敌,故龙鹰一直未有机会渡过海流兔河,亦因射程的关系,火箭难及东岸,故东寨的两处营账,尚未起火,唯一的灾情是被浓烟波及,令人和马呼吸困难,受到影响。

东、西两寨大小不一,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

西面的无定堡兵力有限,只有被围困的份儿,没有反攻狼军的能耐,狼军对其没有顾忌,即使被调走一半狼军,余下的五千人仍能力守阵地。

狼军大寨以应付鸡鹿塞的唐军为主,东寨是西寨一半的大小,营账的数目却只有西寨的十分之一,即使失守,仍可凭海流兔河硬阻唐兵于西寨之外。

无定堡和鸡鹿塞战鼓声起,狼军慌而不乱,继续救火、搜人,同时将战士调往东寨,以应付从鸡鹿塞来犯的大唐军。无定堡的敌人,则有囤兵堡外的己军抵着。

狼军应变的能力,令龙鹰大开眼界,最难得是战马在主子控制下,虽不安定,但却没有失控发狂的情况,显示纵然在现时极端的情况里,狼军仍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只要大寨内的三千狼军,分出一半人死守东寨墙,待至莫贺达干回师来援,龙鹰今夜的所有努力将化为乌有,守统万的兄弟没一人能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