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2/4页)

飓风期憋了一年的游客迫不及待地随着商船启程,蜂拥而至。

他们为东华这一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吃惊,虽然网上也有各种视频,但亲眼目睹才更加震撼。

有索兰网友在公共论坛这样说道——

【别人发展都是一步一步地走,东华发展是坐了火箭,‘咻——’得把所有人甩在后面。】

这句话得到了所有星系的一致认同。

八月底,有人统计这个月的游客人数,随即被庞大的数字惊得目瞪口呆。

七百亿的数量,已经抵得上米诺一个小型国家了。

有人不相信,甚至跑到其他国家的官网求证,确定统计没有任何错误。

不止旅游,东华的商品也很受欢迎,哪怕是一个普通的陶瓷年画娃娃,放到其他国家的偏远星球也能卖出去。

商人逐利,眼看着贩卖东华的特产能赚钱,一窝蜂地往这边跑,他们又带来了其他国家的产品,一来一回赚的盆满钵盈。

当九月的出口税额公布时,几个国家看东华的眼神瞬间不一样了。

吞金兽啊,还是暴风吸入的那种。

索兰帝国看着那些欢欢喜喜赚大钱的本国商人,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恨他们没有骨气,为了一点钱就巴巴地跑到对手那里。

帝国外交部打开光脑,看着游客们兴奋的表情,冷笑着摇摇头。

实时联网有好处也有坏处。

一档访谈节目将目标对准了东华。

【我是大人物】这档节目从成立至今已经有十多年了,这十年来节目邀请过许多索兰的大人物进行采访。

风趣幽默的话题和妙语连珠的主持人是节目的一大看点,本周的节目嘉宾,是索兰数一数二的经济专家罗伯特。

观众早已养成习惯,每到周六就蹲守在光脑前。

主持人手里拿着两个核桃转来转去,见专家表情好奇,笑着问道:“教授,您知道东华最近盛行的文玩吗?这种核桃很硬不能吃,东华人就喜欢拿在手里把玩,据说长年累月下来可以盘的油光发亮。”

专家拿在手里把玩一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个打发时间的好东西,发呆的时候可以玩。”

“那对于网上说的,东华把五国的经济彻底盘活了,你有什么看法?”

专家挑眉,失望的摇摇头:“门外汉的言论就不要放上来班门弄斧了,只会徒增笑话。”

观众一愣,难道这期要讲东华吗?

不是所有的索兰人都敌视东华,也有一些人喜欢广交朋友,见节目提到了东华,立刻去呼唤朋友。

朋友又把链接放到星博,吸引了一批东华观众,加上凑热闹的其他外国人,收视率竟然从17%上升到33%。

节目中的主持人来了精神:“看来,罗伯特教授不认同这个观点。”

学者打扮的男人带着金丝眼镜,正襟危坐对着镜头:“每年的黑洞飓风停滞期,经济都会迎来一次快速增长。人们在家里憋了一年自然会疯狂消费,这跟东华没有任何关系,请网友理智一点,不要把东华架在火上烤。”

意思是让大家不要往东华脸上贴金。

东华人自然气得破口大骂,虽说停滞期人们会疯狂消费,但你的商品不好商人也不会当冤大头,这完全是把东华在其中的作用全部抹杀了。

气得他们在底下疯狂留言。

【这是哪来的砖家,没毕业就出来招摇撞骗?】

【笑死,索兰公认的经济专家,戳破你们的贴金行为真是不好意思啊。】

【我算是看出来了,索兰眼红东华赚钱吧,才会昧着良心讲话。】

【东华人滚出去,这是我们的节目!】

【我璟导的作品你们也没少看,那时候怎么不叫我们滚啊。】

访谈还在继续,主持人将核桃放在一边,装作震惊的模样,问出台长重点标注的问题:

“罗伯特先生,您认为这种疯狂消费的行为,会随着飓风来临消失吗?”

男人轻轻一笑,表情非常自信:“不仅如此,东华的旅游业也只是昙花一现。”

他面对镜头,侃侃而谈——

“别看东华在轰轰烈烈的复兴华夏文化,但都是小打小闹。”

“就拿郁璟打比方,他拍摄的僵尸、苗疆、盗墓……等等,都是奇幻类的作品,很少涉及到历史方面。”

“找不回曾经的文化,依靠幻想兴建的高楼大厦,总有倒塌的一天。”

此话一出,把所有人都说沉默了。

仔细想想,东华这一年的热门活动,似乎都能跟郁璟扯上关系。

郁璟喜欢拍摄仙侠、聊斋,很少涉及历史类的电影,唯一一部历史人物的电影,战神霍去病直到现在还是东华人的白月光。

最近倒是在跟古文化研究院联合搞唐朝的科普视频,可短短的科普视频,如何能介绍英雄们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