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4页)

“郁璟究竟去哪了,他的保密措施真好,我一点也查不到!”徽锦市内,华楹楹一头磕在桌子上大声哀嚎。

外祖父华安看着远处的大运河,还有来来往往的船只,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民谣,看起来一点也不急,只有频频敲击桌面的手指暴露了真实的想法。

“真的想见就直接问他,你们不是朋友吗?”

“我不想见他啊,只想知道下一期纪录片拍什么。”华楹楹小心捧起淡蓝色的并蒂莲绒花,脸上绽放出迷人的笑意,“明明外祖父你也沉迷文房四宝,等得不耐烦了。”

老爷子咳嗽一声,不着痕迹将手边的笔墨纸砚收起来,这些可都是自己的心血结晶。

从第一期文房四宝上映后,华安就对此产生了兴趣,甚至瞒着家里几个孩子,带着外孙女乘坐私人飞船来到徽星。

老爷子沉迷文房四宝不可自拔,甚至连刻坏的砚台都不肯丢弃,快递回家。

不提几个小辈收到一堆石料有何感想,华安快等不及了,天天怂恿外孙女去找郁璟。

此时,他们正在一家茶馆内,旁边的外国游客在窃窃私语。

“苏娜,我今年不想回索兰,东华出现很多有趣的东西,我想一一尝试。”

“你才有这个想法啊,我已经兑换好钱了,要跟我合租吗?”

华楹楹和外祖父对视一眼,表情很是骄傲自豪。

“所以,你应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郁璟。”华安拐弯抹角的试图达到目的。

“纪录片?”通话中,华楹楹能听到郁璟那边的烈烈风声,还有鹰啼鸟鸣,“今晚九点,记得看。”

华楹楹挂断通讯,激动的搓搓手,现在是下午七点,夕阳还没有下山,远航的渔船尚未返回。

干脆在茶馆的大屏幕观看吧,人多热闹。

夜幕降临后,运河两岸连绵千米的花灯依次亮起,有龙船在河中游荡。茶馆渐渐热闹起来,座无虚席,到处都是兴奋乱跑的游客。

华楹楹跑到柜台将遥控器拿过来,开始搜索。

“小姑娘,你干什么?”有客人不满地大声嚷嚷。

屏幕正在播放第二期的烟火人家,虽然看过几百遍,但他们还是想看,这个小姑娘倒好,直接退出了。

华楹楹毫不胆怯地瞪回去:“第三期就要上映了,难道你不想看吗?”

游客们激动的站起来。

璟导的拖延症终于治好了?!

退出、刷新,郁璟的专栏下果然出现了第三期【青瓷香篆】。

众人拍桌子跺脚。

“终于出来了,其他导演的纪录片我也看了,感觉没有味道。”

“也不知道这一期要拍摄什么?”

“闭嘴!你们听,有风铃声!”

茶馆霎时安静下来,天青色的屏幕中,细微的脆响钻入众人耳朵。一条缝隙蛛网一般在屏幕中蔓延。

伴随着悦耳的风铃声,镜头拉远,众人这才看清,天青色是一盏细腻的茶碗,刚才的风铃声就是出窑开片的声音。

“是瓷器?”

“瓷器算是我们保存较为完整的资料了吧,我还以为璟导这次会拍摄其他非遗呢。”

“是的,我爸爸也喜欢喝茶,茶文化和瓷器文化在五年前就已经出现啦。”

“失望,我比较想看新鲜的非遗项目,就像徽锦市增添的花灯节一样。”

华楹楹狠狠翻个白眼,力挺自己的朋友:“笨蛋,璟导每一期节目非遗都有好几个,你们急什么。”

她所料不错,接下来香文化让不少人来了兴趣。

沉香、龙涎香、鹅梨帐中香、檀香……

茶馆内,各个星系的游客因为一部纪录片汇聚于此。

将戏宫翻来覆去看了八百遍的索兰游客指着麝香大声嚷嚷:“哦哦哦!是麝香!他加了麝香!据说是打胎神药!”

华楹楹啪的一声捂住脸,没想到索兰人的记性这么好。

关于香文化,预感又是一场盛况。

此时,网上已经有关于纪录片的影评。

【叶彬海V:从第一期风花雪月的高雅,到第二期人间烟火的繁华,还有第三期宁静写意的悠然……老祖宗遗留的每一项文化,相辅相成又截然不同,鲜明的特色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往的纪律片讲究的是写实和数据,而郁璟的拍摄手法,是向我们展示一场华夏五千年的梦!】

叶彬海是影评界第一人,号称挖掘小能手,凡事被他点名夸赞的导演,无一不是平步青云。

这位大佬影息十几年,一朝归来却沦为了郁璟的夸夸机器。

……

“什么,你要走?”负责徽星宣传的小组长急了,“是不是有人惹璟导不高兴?”

郁璟挠挠脸颊,诚恳地摇摇头:“没有,三位市长都很热情,几乎是有求必应,我说什么他们都会照做,大家合作很愉快啦。”

“那璟导为什么要走?”小组长满头雾水。